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插壤温度、插穗处理措施、扦插季节对生根的影响是难生根树种插条生根调控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四倍体刺槐1年生嫩枝插条和1年生硬枝插条为材料,分别采用全光照喷雾和阳畦扦插育苗,定期采集插穗基部样品,制作石蜡切片,观察不定根发生过程中插穗生根部位的解剖学特征的变化,研究了插壤温度对IBA处理后的四倍体刺槐硬枝插条不定根发生及生根进程的影响以及扦插季节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插条不定根生根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在插壤加温(26±0.5℃)阳畦中,硬枝插条的初始生根率(30d)和最终生根率(50d)均极显著高于未加热阳畦(P < 0.01),插壤温度对四倍体刺槐插穗的生根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不定根生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2)加温阳畦中,插壤有效积温升高,可明显促使硬枝插穗愈伤组织诱导期、根原基诱导期和不定根表达与伸长期提前。插壤有效积温只有高于109.25℃、211.68℃和301.38℃时,才可诱导四倍体刺槐硬枝插条愈伤组织、根原基和不定根表达与伸长发生。IBA处理与否,只能改变插条生根率效果,但对诱导插条生根各阶段发生的时间的提前没有影响。(3)5月中旬中各处理的插穗15d已开始陆续生根,较6、7月提前了5 d,说明扦插季节对四倍体刺槐插穗的生根速度和生根有着显著的影响。(4)5月中旬的插穗能显著提高生根率,5月中旬第35d对照处理的插穗已达到56.66%的生根率,附加IBA 1400 mg / L的处理后,生根率可提高到85.83 %;而同期7月中旬中IBA 1400 mg / L处理的生根率仅为26.67 %。5月中旬初始生根率(15d)和最终生根率(40 d)差异极显著(P<0.01)6月中旬和7月中旬。扦插季节对四倍体刺槐插穗不定根生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IBA处理与否,只能改变插条生根率效果,但对诱导插条生根各阶段发生的时间的提前没有影响。(5)硬枝插穗的根原基产生于髓射线与皮层交界处薄壁细胞、愈伤组织2个部位,未加温阳畦中插穗的根原基仅产生于愈伤组织。嫩枝插穗解剖学方面, 3个不同时期中插穗的根原基都产生于愈伤组织。(6)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插条不定根的发生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发育。形成的愈伤组织最初为一团薄壁细胞,细胞个大,近圆形,排列疏松,细胞核不明显。第二阶段:根原始体和诱生根原基分化。愈伤组织在细胞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其内部的一些细胞开始分化,伴随细胞壁的增厚一些细胞分化成根原始细胞。有些细胞特化成具有根原始体特征的细胞,与周围的愈伤薄壁细胞有明显的界限,这一团细胞内部产生输导组织导管的管状细胞,这些管状细胞分裂分化同时愈伤组织中段可形成自己的形成层,在其发展过程,有近圆形的细胞团形成较尖诱发根原基。第三阶段:不定根形成期与伸长期。不定根原基在发育扦插后分化的不定根可伸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