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长和产量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基因型差异-FACE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21785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续迅速上升的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是全球变暖最大的驱动因子,但其作为光合作用底物直接增加了作物的生产力。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肥料效应是否因不同品种而异?其可能原因是什么?均不太清楚,特别是在严格的完全开放的大田试验条件下。本文依托我国唯一的稻田开放式C02浓度升高(Free Air CO2Enrichment, FACE)技术平台(119°420"E,32°355"N),以武运粳21、扬辐粳8号、武香粳14、武粳15、Ⅱ优084、汕优63、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气候表现出越来越暖的趋势,在我国尤其以冬季气温上升为明显,这一变化造成小麦冬季的生长发育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在小麦生产中仍采用过去的适宜播期往往会造成小麦冬前旺长,在越冬期或返青后遭遇低温冻害,影响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本研究以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为材料,于2007~2009年暖冬年型条件下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试验场进行播期和密度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的播期和密度条件
烟草(Nicotiana tobacco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受干旱胁迫的制约,同时受到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 de Haan)的侵害。到目前为止,干旱胁迫和黑胫病菌诱导烟草基因表达,合成特异蛋白质的分子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和技术,选用4种不同抗性的栽培烟草品种,分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