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民主政治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政府财税体制也随之不断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决定了我国全面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国家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动力来源。然而,要想顺利进行财税体制的改革和深化,就必须首先做好政府预算体制改革。没有政府预算体系的协调,计划以及对资金进行优化重组和科学的分配,就无法建立起高效合理的财税体制。同时,预算的管理还必须成为依照法律法规对资金募集操作的一项政府行为,通过对资金有效率地使用以及监控达到对政府财政活动改革的推动和完善。我国特有的公共财政体系决定着国家对财政资源的决策和控制,而国家系统繁冗,笼统直接的进行预算显然无法达到准确合理以及科学的效果。因而必须由下而上地从单一部门开始入手,以部门预算为基础最后汇总到对整体公共财政的预算管理。部门预算决定了公共财政的规范运行,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是依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从结构上来说,文章从导论到结语一共六个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预算管理的一些不同的理论研究,分析了国内目前对预算管理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并同时对其发展问题以及创新之处做了简要概括。文章的第一部分分析了预算的政治性,以主要的预算政治理论为基础,引出预算以及部门预算的概念和意义,并借鉴和分析了美国英国等国外先进部门预算的发展经验。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回顾了我们国家的部门预算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其发展现状以及问题,最后对我国部门预算的管理意义进行明确和深化。文章的第三部分以我国某国税局为例对我国的部门预算进行了案例分析,从该局的发展历程开始,分析该部门预算的发展现状,深入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加以研究。文章第四部分结合以上章节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我国存在的问题以及某局的实际案例,着重分析了如何完善我国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探索有效科学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发展路径。结语则再次强调了我国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意义,点出我国部门预算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希望借此研究,对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完善和进步提供一点微薄的见解和思路,推动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进步。总的来说,本文旨在从政治学的角度上来对我国部门预算以及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行分析和探究,预算管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更是一个有着强烈政治性质的问题,它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更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