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茎线虫病是甘薯生产上危险性病害之一,给甘薯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生产中常用化学药剂防治该病,但化学药剂成本高、对人畜剧毒,并且有农药残留。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防治技术控制该病危害正在成为重要而有效途径。前期研究表明,链霉菌Men-myco-93-63发酵液能很好的防治甘薯茎线虫病,但其防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找到其防病机制对于生产中的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链霉菌防治线虫病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试验通过测定链霉菌Men-myco-93-63发酵液对甘薯茎线虫的击倒率,以及对线虫趋化性的影响和温室试验等,初步研究发酵液的防病机制。 本试验将漏斗分离法改进优化得到适合测定线虫击倒率的分离方法。通过更换器皿、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以及超声波等方法,一次可以分离到含几万条以上成活率90%以上的线虫液,线虫液分散度和均匀度良好。 在发酵液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等处理下分别测定对甘薯茎线虫击倒率,结果表明发酵液的击倒率基本和清水相当,因此推测发酵液防治甘薯茎线虫的机制不在于击倒线虫。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甘薯茎线虫对甘薯汁液的趋化性和发酵液对线虫趋化性的影响。结果甘薯茎线虫在水琼脂平板上靠近处理液0-2cm区间分布率存在显著差异,甘薯汁液处理比清水处理和发酵液+甘薯汁液处理在该区间内分布率高,差异显著。表明甘薯茎线虫对甘薯汁液存在一定的趋化性,而发酵液能显著减弱甘薯茎线虫对甘薯汁液的趋化性。 用接种薯块法分别测定发酵液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10×发酵液治疗作用处理和清水处理差异不显著;10×发酵液的保护作用处理和3000×阿维菌素处理差异不显著而与清水差异显著,表明发酵液有保护作用。 发酵液用于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温室试验。设置发酵液、过滤发酵液、甲壳素和清水等处理。结果表明,发酵液处理病情指数较低,而且比清水处理的产量高,且差异显著,表明发酵液具有显著的防病作用;发酵液处理比过滤发酵液处理、清水处理的产量高,而过滤发酵液处理与病土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发酵液中的活链霉菌具有防病的因素;甲壳素处理和过滤发酵液处理、清水处理的薯秧重差异显著,而过滤发酵液处理和清水处理的差异不显著,表明发酵液防治甘薯茎线虫病和甲壳素防治机制不同。 所有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机制并不在于杀死线虫,而是它能降低线虫对甘薯汁液的趋化性,对薯块具有保护作用,其中的菌体也在起防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