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一直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方法(noninvasive sampling)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技术,开展大熊猫和普氏野马的繁殖生理、应激生理和免疫生理指标的测定,旨在探索其生理及生存状态的可行研究途径,为其野生种群的监测和健康评价奠定科学依据。为此,本研究于2009年至2010年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和新疆野马饲养与繁殖中心实施了样本采集工作,并运回实验室统一处理测定,所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熊猫粪团表面和内部类固醇激素测定得出,雌二醇、睾酮和皮质醇三种类固醇激素的含量在粪团表面和内部存在显著差异(p<0.01)。鉴于大熊猫粪团尺寸较大,研究者采样时需注意将粪团充分混匀以免造成测定结果的偏差。2大熊猫粪便性类固醇激素的测定表明,各季节雌雄个体的粪便雌二醇含量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而粪便睾酮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因此,粪便睾酮水平可以作为大熊猫野生种群性别判定的依据。3大熊猫人工采精、人工授精和分娩过程的粪便皮质醇测定得出,粪便皮质醇能够成功反映大熊猫的应激生理变化,因此,非损伤性粪便取样法可作为有效的采样手段来监测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应激生理状态和生存状态。4雄性普氏野马粪便睾酮测定结果显示,其睾酮水平具有节律性的季相变化,与其繁殖活动相吻合;同时,雄性普氏野马粪便睾酮水平与皮质醇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普氏野马粪便睾酮水平和皮质醇水平可用于研究和监测雄性的繁殖和应激生理状态。5成年雌雄普氏野马粪便皮质醇的测定结果得出,其粪便皮质醇水平具有节律性的季相变化,相比较而言,分娩和高温导致了普氏野马应激水平的显著上升。因此,分娩和高温期是普氏野马管护的敏感时期,需在饲养和管护上予以更多的关注。6成年雌雄普氏野马粪便免疫球蛋白和皮质醇测定结果显示,其IgG、IgM不存在显著的季相变化,IgA于7月份显著高于其他月份。表明以IgG和IgM所代表的总体抗感染力和感染强度不随季节而变化,而代表肠道粘膜免疫水平的IgA与高温时期增加的抗原量相对应;粪便皮质醇水平与粪便IgG水平的相关性不显著,与粪便IgM和Ig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普氏野马的应激与免疫之间的关系尚有待深入研究。7普氏野马放归过程的粪便皮质醇测定得出,雌雄普氏野马在放归的运输过程及后续数日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应激反应,即放归活动是一个强烈的刺激因子,提示在放归和运输的后续2—3天需加强管护和监测,保证普氏野马放归的成功。8马胃蝇幼虫的寄生抑制普氏野马免疫机能,导致普氏野马应激生理功能的弱化,同时,普氏野马机体免疫机能受其应激水平的影响。本研究证明,采用粪便取样的非损伤方法可用于研究大熊猫和普氏野马的繁殖生理、应激生理和免疫生理,是监测及评估该物种生理状态和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