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by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格局的新变化给了中国新的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当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环境对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进行的再思考,旨在与国际社会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安全、繁荣、开放、清洁、美丽的新世界,给世界人民提供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国方案。从唯物史观视域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溯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来源,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内容,更加有利于在实践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而创造性提出的新理念,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又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21世纪的逻辑延伸,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现实的人的发展的深切关怀,它是着眼于当前社会现实而提出的美好蓝图和战略载体,表达了对“人的发展”的价值诉求,是唯物史观“人的发展”理论的当代体现。在理论上,在唯物史观视域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契合了马克思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在实践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有利于开放创新,开创发展繁荣的未来;有利于同舟共济,开创健康安全的未来;有利于互尊互鉴,开创清洁美丽的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主张全人类携手应对全球性困难和挑战,共同解决世界发展面临的困难,为更好推进世界历史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其他文献
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砌体结构仍将在我国建筑体系中占据较大的比例,但大部分已有砌体建筑都没有进行必要的抗震设计,同时砌体结构本身的抗剪、抗弯、抗拉强度偏低,抗震性能偏弱,很难保证其基本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对这些老旧建筑改造加固是非常合适的处理方法。本文介绍了砌体结构加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鉴于钢板加固具有干作业,施工便捷,建筑面积损失小等优势,本研究采用钢板对砖砌体墙进
学位
主体性是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性质的重大问题。德国古典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在主体性问题上循两种不同的方向发展,或是如康德立足有限的人类主体,承认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之间的非同一性;或是如黑格尔以一种精神历史发展进程的方式达到思维与存在的绝对同一。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中心困境的解答方式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决定了我们无法跨越康德去理解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重述马克思与康德主体性思想之关联,有助
学位
报纸
报纸
氢气来源丰富、洁净且对环境无害,作为新能源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甲酸是一种具有高含氢量、良好稳定性和分解产物无毒等优点的化学储氢材料。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催化甲酸脱氢,但是目前常用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需使用碱性还原剂或还原性气氛,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因此通过简便、绿色的制备方法,合成性能优异、经济实用的催化剂是促进甲酸脱氢技术实际应用的关键。本工作以甲酸为还原剂、碳纳米管为载体,用原位还
学位
枝晶生长的数值模拟是当前凝固领域的研究热点,关于枝晶生长的三维数值模拟已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三维的,含有自然对流条件的,在定向热流影响下的带有随机择优角的枝晶竞争生长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的研究几乎未见到报导,而这却是一般铸锭凝固或定向凝固等所必经的阶段。本文采用所构建的三维格子玻尔兹曼(LBM)-元胞自动机(CA)数值模型对上述枝晶演化过程的若干阶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包括在壁面等轴晶向柱状晶的转化过
学位
报纸
多组分反应由于具有模块化特性、高反应活性以及对官能团高度耐受性等优点,在高分子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应用包括多功能单体的合成,引发剂的修饰和聚合后修饰等方面。本文中通过将金刚烷异氰引入三组分Passerini反应合成了三种不同功能的小分子,分别为功能性的单体、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的链转移剂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引发剂。利用合成的小分子参与多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
学位
蒸发过程是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步骤之一,因废水中含有大量盐分和杂质,蒸发设备结垢问题尤为突出,循环流化床换热器能够很好解决传统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差、易结垢的问题,而在强制外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固体颗粒循环装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为解决外循环流化床蒸发器颗粒循环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外循环流化床蒸发器颗粒循环装置,并搭建外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冷态实验平台,因循环装置中的结构参数、辅助水流位置及入口方式
学位
越剧《甄嬛》题材的选择、剧目的命名以及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彰显出独特的女性意识,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入手,对该剧进行解读,探究剧作背后所展现的反抗男权压制的女性觉醒、拥有自我情爱观的女性意识、选择团结解救的女性情谊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