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动态观察SAP大鼠胰腺、肠组织病理变化,并应用依达拉奉进行干预,探讨其对SAP肠粘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SAP时肠粘膜屏障损伤提供新的思路。方法:SD大鼠54只(清洁级),体重320±20g,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SAP组、依达拉奉组(T组),每组18只;依据术后3h、6h、12h随机分为3个小组。C组进入腹腔后以生理盐水(0.1ml/100g体重)逆行胰胆管注射;SAP组:以5%牛磺胆酸钠(0.1ml/100g体重)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SAP模型;T组在大鼠SAP模型建立成功后立即予以依达拉奉(3mg/1000g体重)经尾静脉注射。每组建立模型成功后分别按时段处死大鼠,肉眼观察胰腺和肠的变化,收集血液、胰腺、末端回肠组织标本;检测每组不同时段血清AMS、ET、TNF-α水平及肠道组织MPO、MDA水平;胰腺和回肠组织损伤应用HE染色做出病理学评价,免疫组化法检测回肠组织ICAM-1水平。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述,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数据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SAP组大鼠术后3h、6h、12h血清AMS、TNF-α、ET浓度均高于C组(P<0.05),T组血清AMS、TNF-α、ET较C组明显升高(P<0.05),但与SAP组比浓度降低。2、与C组相比SAP组大鼠术后3h、6h、12h MDA、MPO水平持续升高(P<0.05);与SAP组比,T组MDA、MPO水平减低(P<0.05)。3、SAP组大鼠回肠组织ICAM-1的水平在三个时间点均高于C组(P<0.05);T组三个时间点的ICAM-1水平均低于SAP组(P<0.05),但仍高于C组(P<0.05)。4、SAP组大鼠肠道组织病理学改变有绒毛的部分断裂、水肿增粗,回肠黏膜层的水肿、充血及黏膜下毛细血管的充血改变等;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有胰腺组织的充血血、坏死、水肿及炎症细胞的侵润等;C组各时间点肠道及胰腺组织的病理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大鼠的肠道及胰腺组织受损伤明显,其病理评分较C组高(P<0.05);T组肠道及胰腺组织的病理评分较SAP组低(P<0.05),但仍高于C组。5、血清ET水平与肠道MDA水平呈正相关(r=0.836,P<0.05);血清ET水平与肠道MPO水平呈正相关(r=0.853,P<0.05);血清ET水平与肠道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28,P<0.05);血清ET水平与回肠组织ICAM-1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72,P<0.05)。结论:1. SAP大鼠早期即存在肠粘膜屏障损伤。2.在SAP早期大鼠回肠组织ICAM-1表达显著增强。3.依达拉奉能减轻大鼠SAP肠粘膜屏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及下调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