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医大总院2012-2016年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2J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宁医大总院2012-2016年慢性心衰(CHF)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  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2012.1.1-2016.12.31收治的CHF患者,患者的入选标准满足2014年中国CHF指南诊断标准,选取NYHAⅡ-Ⅳ级的CHF患者(988例)。收集符合标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因、合并症、辅助检查、药物使用情况。根据病案室筛选的病例,进入本院电子病例系统查询信息,进行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病例进行整体与逐年的分析。  结果:  (1)近5年CHF患者病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冠心病55.70%,扩心病24.10%,心脏瓣膜病9.80%,高血压病6.60%,先心病2.50%,肥厚性心肌病0.50%,甲亢心0.40%,围生期心肌病0.40%。  (2)近5年CHF患者药物治疗:利尿剂96.10%;ACEI/ARB 84.10%,β受体阻滞剂85.20%;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94.00%;金三角药物联合69.94%。  (3)近5年CHF患者ACEI/ARB未用原因:未用比例15.90%,其中低血压3.54%,肾功能异常4.86%,原因不明7.49%。  (4)近5年CHF患者β受体阻滞剂未用原因:未用比例14.78%,其中心动过缓(心率<55次/分)0.70%,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1.00%,心率达标(55-60次/分)1.00%,其他原因12.08%。  (5)近5年CHF患者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使用剂量及未用原因:使用比例94%,其中20mg/每日1次为88.3%,10mg/每日1次为2.6%,20mg/每日2次为0.9%,40mg/每日2次为0.7%;未用比例6.00%,肾功能异常4.86%,原因不明1.11%。  (6)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附壁血栓组与未合并血栓组比较,两组在HGB、PLT、P-LCR、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BNP、ALT、LVEF、LVED、LV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扩张型心肌病左室附壁血栓形成Logistic回归分析,HGB、P-LCR、SD均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冠心病是近5年CHF的主要病因。  (2)金三角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较好,符合指南规范。  (3)ACEI/ARB未用原因:低血压、肾功能异常、原因不明。  (4)β受体阻滞未用原因: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达标未使用(55-60次/分)、心动过缓(心率<55次/分)、原因不明。  (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使用剂量20mg/每日1次基本符合指南规范,未用原因:肾功能异常、原因不明。  (6)HGB、P-LCR、SD为扩心病附壁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microRNA-155(miR-155)抑制剂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肺脏JAK/STAT1信号通路的影响,miR-155在内毒素血症诱导肺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12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