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澜社人物画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M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拿来。绘画艺术从形式技巧的模仿到中西文化和审美意识融合,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伴随着西方美术思潮自身的更替,民国时期,现代主义艺术从西方迅速传播到中国。决澜社是民国时期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艺术社团。该社团的人物画作品和艺术理论是中西融合新阶段的见证,体现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对外来艺术的包容性,实现了油画的西为中用。决澜社人物画作品风格受到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现代艺术流派的色彩、造型、用光、用笔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吸收中国传统的写意、线条等风格特征,形成了具有写意性的现代绘画风格。在这场激烈的碰撞中,东方神韵并未被西方的现代艺术潮流淹没、失去生命力,而是在融合中获得了新生的力量。   本论文从风格渐变这一视角,勾勒出人物画中西融合的大背景,在此背景上重点分析决澜社的人物画。主要包括决澜社人物画的现代形式和现实精神;其重要成员的个人特色和现代主义倾向;中国传统人物画艺术及审美习惯,西方古典写实、现代艺术等对决澜社人物画的影响。进而反思决澜社人物画的风格、意义和价值。其所描绘的现实表情,是传统写意传神走向现代的代表性脸谱。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和革新,体现了决澜社艺术家的独立审美意识。  
其他文献
乐器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物,它既是音乐的物质载体,同时,更是一种文化的精神载体。不同时代的乐器,通过乐器种类的组合的表现,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属性。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
期刊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签订《中英联合声明》。根据这份声明,英国需在1997年7月1日将香港的主权移交中国,而香港即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从这时起,大陆与香港又重新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