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b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山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山地小城镇分布广且数量多。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这些小城镇的建设发展长期滞后。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旅游业的兴起,拥有独特景观资源的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目前许多山地小城镇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质,增强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都在积极进行景观建设。但是很多城镇的景观建设由于缺乏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作为指导,反而事与愿违,产生了种种问题,对城镇景观风貌和景观资源都造成了严重破坏。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力求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为今后该类型小城镇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践分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全文主要内容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阐述了与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的概念,并提出了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中常用的理论;第三章对一些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进而总结出了山地小城镇空间形态特征和景观特征,并对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概括;第四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研究得出了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与内容,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山地小城镇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第五章以重庆市巫山县当阳乡集镇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第四章得出的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策略进行了实践性应用研究和评估;第六章结论,在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论文结论提出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应该包括山地小城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应该实现以下五个设计目标:第一,具有鲜明特色,可识别度高;第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融合;第三,文化底蕴深厚,体现当地的人文传统;第四,人居环境优良,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第五,打造魅力小镇,对外来游客产生吸引力。设计时应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着手制定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从而塑造特色鲜明和充满魅力的山地小城镇景观风貌。其中宏观层面主要包括:创建良好的景观生态格局;维育自然生态单元;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强化山地特色;建立科学的开放空间框架;建立完善宜人,独具特色的步行系统;塑造独特的绿化模式;提高视觉品质;维育城镇传统文化风貌。中观层面主要包括:山地特色景观区域的打造;滨水特色景观区域的打造;城镇门户景观区域的打造;传统历史街区的维育。微观层面主要包括:山地特色小尺度公共空间的打造;特色构筑物的发掘与创造;基础设施设计;建筑风貌设计;景观材料因地制宜。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的时代中,中职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出现了不同的内容,基于"互联网+"的多种特色,让中职生的思想出现了一些转变,为了促进中职生的不断发展,必须加强对中职生思想政治
<正>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给所有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一直是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就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功能农业得到了国内外学者与决策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多功能农业内涵,用发展的视角分析多功能农业,着重对我国建国以来多功能农业不同发展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衡阳市城市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但“城中村”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解决“城中村”问题,本文从衡阳市“城中村”现象的分析入手,介绍了我市“城
目的对化脓性髋关节炎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00年5月~2005年3月,收治15例化脓性髋关节炎继发髋关节病患者,男7例,女8例;年龄36~5
<正>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有其特定的心理卫生问题,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是心理上、生理上逐渐向成熟阶段发育的过渡时期,很容易出现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不能很好解决的话则容易导致
会议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也逐步加强,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存在着性质模糊,行政权力过分介入,流转所需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以上问题
农户小额贷款是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难、信用社难贷款、实现农户与农村信用社双赢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本
介绍了耐磨阀门、耐磨弯头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及其在田庄选煤厂生产管道上的应用情况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适合的教育”呼唤适合的课程及其实施方式、方法。什么样的课程及其实施方式、方法才是适合的,这取决于具体学校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