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河流是城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城镇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人类对城镇河流进行了多目标、全方位、大规模、高频次的干预,破坏了城镇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具体表现在与我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城镇河道功能退化、水质恶化。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处于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交界处的护坡生态系统带构成了具有边缘效应的生态交错带,它最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的改造活动和人类—河流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冲突与交换。因此,开展生态护坡的研究对于维持并提高城镇河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保护城镇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传统河道护坡和现有生态型护坡存在的问题,以城镇河流护坡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了以下内容: (1) 在对传统河道护坡和现有生态型护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河道生态护坡的概念,剖析了生态护坡的内涵,并指出城镇河流生态护坡系统的研究应遵循生态系统理论、整体性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 (2) 以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城镇河道护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建立了城镇河流护坡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评价指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3) 开发了生态护坡的新材料—生态混凝土,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生态混凝土护坡系统的主要特性。 (4) 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评价指数法、灰色关联度法相结合,对城镇河流预制混凝土护坡系统、植被护坡生态系统和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混凝土护坡效果最好、植被护坡效果次之,预制混凝土护坡效果最差。这充分说明生态混凝土护坡不仅具有传统河道护坡的行洪、排涝以及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而且能融入城镇景观、城镇文化和城镇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