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对全球生态问题走向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以及我国目前生态经济问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提出了在中国建设生态特区的思想,并对生态特区及生态特区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 ① 对生态特区及生态特区建设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释析,指出生态特区是以政策、体制、机制、思维、技术、生态创新为核心,以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生态调控和整合为方法和手段,通过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城镇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生态良好、环境和谐、经济富裕、社会高效的特定生态地域单元。 ② 根据生态特区的概念和本质要求,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系统科学及系统工程学原理、系统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生态学原理、四种生产和五次产业理论、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理论”等10个方向构建了生态特区建设的基础理论框架。 ③ 采用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本文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特区建设的目标系统和指标体系,共包括可度量的(Measurable)即定量和不可度量的(Immeasurable)即定性两大类60个指标。 ④ 以生态特区建设目标为依据,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构建、生态文化孵育和生态城镇建设”4个方面论述了生态特区建设内容整合体系。 ⑤ 分析和论述了生态特区建设的3大方法论体系——生态规划、生态工程和生态管理;并根据生态特区建设的本质要求,将生态特区建设分为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4个步骤。 ⑥ 从制度创新体系、政策法律支持保障体系、融投资创新体系、综合决策机制以及建设与运营机制等5个方面探讨和构建了生态特区建设的支持与保障体系。 ⑦ 文章最后以北方农牧交错区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生态特区建设为例,运用生态特区建设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