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遥,这个游走于“城乡交叉地带”的作家,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新时期“黄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和奋斗历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塑造出了一大批性格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知识青年奋斗者形象,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他既向往着代表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同时又离不开代表传统生活与道德的农村天地,他自己深深被新时期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击与碰撞所困扰,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其作品正是对这种状态下人们焦虑与矛盾心理的全方位展示,这也正是其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所在之处。本文的绪言部分主要介绍路遥研究现状以及文章的写作缘由。正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试图探讨路遥在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冲突中作出怎样的抉择。第一部分主要是写人类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选择之痛,从路遥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结合国内国外背景及其心理文化背景,认为路遥作品中的人物都被放置在两难的选择境地,一方面面临着主动选择,另一方面则面对被动的选择。第二部分以路遥的两个创作时期为例,围绕他的几部主要作品进行分析,通过表现农村知识青年在乡村与城市、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冲突中艰难奋斗的历程,深入研究路遥对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矛盾与焦虑的思考与探索,这些矛盾和焦虑,不仅是路遥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也是作家自己的。第三部分从路遥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谈起,通过对其作品典型环境——“城乡交叉地带”以及典型人物——“农村知识青年的奋斗过程”的分析,并将他的创作同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创业史》(柳青)和同时期的《古船》(张炜)就现实主义创作进行比较,深入探讨路遥作品的艺术魅力。路遥的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的作品始终以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文明与传统道德的冲突为母题,主要围绕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追求与传统道德坚守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展开,已经触及了当今人类社会所遇到的一个最普遍、最尖锐的矛盾,而且这也将是人们在经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永久性的矛盾。同时路遥在创作中已经彻底脱离了十七年文学时期政治框架的束缚,并且能够突出重围,在文学各大流派的喧闹纷争中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坚持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并且在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坚守的同时亦有所突破。路遥的这些特点及其作品的独特魅力超出了自身的时代而展现出永恒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