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中国法治体系逐年完善,国内外法律文化的交流开展起来,诸多英译的法律文本陆续出现。这些英译本使其他各国以更快且更加深入地方式了解到了我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然而,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翻译仍然没有规范化的标准,法规翻译的平行文本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英译版本存在法律术语翻译失当、望文生义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中国法治文化的对外输出,也不利于我国法律翻译的学科建设与壮大。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有四个版本,即1982年试行本、1991年、2007年、2012年的三个修订本。本文拟以《民事诉讼法》的四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试图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规英译实践的发展态势,探析相应的翻译策略。从《民事诉讼法》英译本的演变为视角,探寻其背后暗含的历史因素,不仅有利于后期学者们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法律的英译,且有助于他们为法规翻译在未来的长足发展提出更多可行性意见。而且,对其四阶段英译本的研究,通过辨析其正误及演变,为法律法规翻译走向进一步规范化提供帮助。为其制定规范的英译本不仅有助于保证诉讼程序的有效进行,提高国外对中国诉讼法的认知度,促进我国法治理念和法律文化的对外传播,增加中国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软实力”,同时有助于我国法律翻译学科发展。本文包括导论和结语部分共有五个章节。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民事诉讼法》的出台背景、研究此论题的意义、我国法律翻译的研究现状,特别是《民事诉讼法的英译研究现状,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通过对比1982年、1991年、2007年、2012年的四个译本,从术语英译、句型译法两个角度,对比其翻译策略的变化。基于上文的对比,第二章将对译本的贡献和不足做出评析。第三章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诉讼性质,提出了其英译应遵循的一下四大原则:遣词造的准确性、忠实性;英译的专业性、规范性;语言、语篇的得体性;与国际条例、惯例表达的一致性。最后,再次深化《民事诉讼法》英译的四大原则,指出我国法律法规英译的目的以对外宣传为主,并呼吁更多有识之士及学者投入研究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