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却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演变规律及相互作用关系的定量化分析,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社会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城市化就会出现,相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也会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对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是巨大的。对于干旱半干旱的宁夏地区而言,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已经迫在眉睫,严重影响到城市化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宁夏城镇化与水资源的利用关系的研究,可以对宁夏城市化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指导作用。本文根据2000~2012年宁夏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用水结构以及用水效率等指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系统动力学等方法对宁夏城市化、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城市化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近二十年宁夏城镇化的发展变化、水资源利用总量的波动与用水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针对不同的发展变化状况,提出进一步协调宁夏城镇化与水资源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宁夏城镇化和水资源利用的发展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宁夏人口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并且地级市对其周围中小城镇的带动作用不足: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有待调整;降水量稀少,年内分配不均,面上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开发利用大,农业用水存在过度浪费现象,三次产业用水分配不合理。(2)宁夏主要的水资源利用类型为农业取水。农业取水量有所下降但所占比重最大,一直维持在90%以上。(3)不同时段内各取水量的变化幅度有所不同。分析表明,2000-2004年,除工业取水量下降,其他的均在上升,农业取水量上升幅度最大;2004-2008年,工业取水量开始增加,城镇生活取水和农村人畜取水有所下降;2008-2012年,只有农业取水量出现明显下降,减少了3.11个百分点,工业取水量明显增加,增加2.54个百分点,城镇生活取水量和农村人畜取水量都有所增加。(4)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生活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宁夏的GDP与工业用水量、城镇生活用水量呈明显的相关关系。2000~2012年间,城镇人口每增加1万人,城镇生活用水量增加20.91万m3,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工业用水量增加13.19万m3。(5)据统计可知2012年宁夏万元GDP用水量减少到298m3/万元,人均用水量减为1071m3/人,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减为2007年的一半,约为55m3/万元,农业亩均用水量也下降为778,3/亩。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城镇化与用水效益的回归曲线的拟合程度较高,尤其是城镇化与万元GDP用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846。(6)通过系统动力学对不同情境下未来城市化与水资源的模型模拟预测得出:到2030年在常规城镇化发展模式下,宁夏总人口增加到930.6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1.9%,总用水量减少到62.75亿m3,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为47.8亿m3、14.9亿m3、4.48亿m3,每亩农田灌溉取水量减少为533m3,工业GDP每增加一万元用水量减少到37m3。通过优化调控以后常规城镇化模式下总人口增加到80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9%,总用水量减少到48.83亿m3,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为43.19亿m3、2.39亿m3、3.25亿m3,每亩农田灌溉取水量减少为425m3,工业GDP每增加一万元用水量减少到26m3。(7)水是西北干旱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子。水资源总量与城镇发展规模密切相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制约城镇体系的形成与优化,用水结构的分配合理与否严重影响宁夏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布状况,而且对这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改造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控制水资源总量的变化,还要对用水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才能实现合理利用水资源,全面提高改善用水结构,综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宁夏城镇化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速宁夏在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能够对水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对水资源的利用保护政策,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减轻水资源承载压力;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快大中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