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空间分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根本动力,一直被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所关注。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产业分工呈现空间尺度增大、分工细化等新特点,对产业趋同这一老问题也有众多新认识。本文着重研究产业空间分工演化及特征、分工绩效以及分工机理等问题,并提出产业空间优化调控对策与措施。
论文基于产业空间分工理论进展评述,试图建立产业空间分工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通过辨析产业空间分工、产业趋同、产业集群之间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产业空间分工内涵,指出产业空间分工是产业分工在地域上的投影,不同地域的产业分工发展及相互关系,是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协调的过程。在产业分工细化的条件下,产业结构趋同并非一定是产业空间分工的弱化,而存在合意趋同和非合意趋同两种不同类型。产业趋同与产业集群之间有着较大关联,某种程度的产业趋同是产业集群的前期集中形态;在一定条件下产业趋同可能是广域的产业集群的反映。其次,从是否满足市场需求,是否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以及是否损害区域生态环境等三方面提出产业空间分工绩效的评价框架,并判断分工的合意性。最后,从分工的生产要素、地区自身条件和环境影响条件等方面研究产业空间分工机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是产业空间分工的根本因素,地区自身条件和环境影响条件是产业空间分工影响因素,其中环境影响条件对产业空间分工作用更为明显。
依据产业空间分工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采集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用比较研究、社会网络分析、问卷调查、多元统计等方法,考察江苏沿江地区产业空间分工状况及其驱动力。首先,采用地区间分工指数、地区相对分工指数、地方专业化指数以及变异系数等多种计算指标,对沿江市县、临江开发区等不同尺度评价行业空间分工程度,并着重对化工行业进行产品分工程度评价。据此认为产业空间总体呈现分工态势,但随着沿江开发战略实施,各地行业趋同态势增强,尤其是重化工业和纺织业的趋同态势较为明显,而且南岸趋同更为严重;但是这种趋同从产品层次分工看却呈差异化发展。其次,进行产业空间分工绩效评价。沿江重化工业发展实际上是利用了长江港口岸线优势资源,各地发展依托条件雷同,导致产业趋同具有一定客观性;产品市场尚未饱和,其趋同具有一定市场需求的合理性;从生态环境效益来看,沿江地区环境容量相对较大,重化工业向沿江集中是相对合理的。但那些挤占生态敏感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污染严重规模较小企业趋同则是非合意的。同时,利用问卷调查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判断化工行业的集群效应,发现趋同较为严重的沿江南岸已初显产业集群效应。再次,根据分工机理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江苏沿江地区产业空间分工形成原因。据此认为,地区自身条件相似是沿江地区产业趋同的客观基础,并在全球化、市场化环境条件影响下,易形成市场性产业趋同;政府地方保护主义会进一步加剧产业非合意趋同。最后,针对问题,从政府、市场以及体制等方面提出产业空间优化调控对策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