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是勃拉姆斯音乐创作中最杰出的变奏曲之一,整部作品结构庞大,集中展现勃拉姆斯对变奏手法与钢琴演奏技巧的全面掌握,营造出古雅、庄重的气韵,体现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被誉为浪漫主义时期变奏曲的巅峰之作,与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齐名,共称为西方钢琴艺术史上的三大杰出变奏曲。由于作品庞大,本文笔者只针对变奏曲部分进行研究,不涉及作品的赋格部分。笔者主要选择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是勃拉姆斯音乐创作中最杰出的变奏曲之一,整部作品结构庞大,集中展现勃拉姆斯对变奏手法与钢琴演奏技巧的全面掌握,营造出古雅、庄重的气韵,体现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被誉为浪漫主义时期变奏曲的巅峰之作,与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齐名,共称为西方钢琴艺术史上的三大杰出变奏曲。由于作品庞大,本文笔者只针对变奏曲部分进行研究,不涉及作品的赋格部分。笔者主要选择奥皮兹、布朗夫曼、张昊辰三位钢琴家的音像版本展开对比,三个版本的录制时期虽较为接近,但笔者认为三者的诠释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格特点,因此将三者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共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主要阐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并根据作品的结构,对变奏曲部分进行音乐分析。第二章主要对比三位钢琴家在速度上的处理,宏观上,揭示速度布局的局部同一性与整体差异性;微观上,揭示奥皮兹的演奏,乐句内渐变性极强,过渡自然,布朗夫曼的演奏,音符时值伸缩具有一定夸张效果,张昊辰的演奏,具有平稳均衡的特点。第三章主要对比三位钢琴家力度上的处理,宏观上,揭示力度布局的局部同一性与整体差异性;微观上,揭示张昊辰在乐句内部力度控制均衡的特点,奥皮兹的力度处理具有层次感,动力感十足,布朗夫曼力度处理细腻,渐变性极强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第四章,探讨三位钢琴家在表演姿态上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点。三位钢琴家均在演奏时的坐姿调整、用于传递情感的面部表情以及演奏时的肢体动作上具有一定的共性,而在肢体动作的调动运用以及重音诠释上的表演姿态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通过以上采用可视化研究手段的对比认识,笔者进一步将三位钢琴家的演奏风格进行划分,并最终筛选出奥皮兹的演奏风格更为贴近于勃拉姆斯的音乐风格与审美追求。
其他文献
《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是由谭盾创作的以西方现代创作技法展现民族特点并蕴含浓厚“湘楚文化”气息的一部作品。在本文中,笔者从作品的创作特点与演奏两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首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分析、音乐语言民族化、标题音乐的使用等创作特点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对模仿不同民族乐器时的触键技巧、对不同音乐意境的把握以及节奏、踏板、复调音乐等方面进行演奏分析,旨在使演奏者能更深入的了解作品,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与
《天山诗画》是一首描写天山美景和风土人情的扬琴独奏曲,该曲音乐风格独特、节奏多变、速度对比强,给人带来强烈的听觉震撼。本文从《天山诗画》的创作背景及音乐要素入手,分析了《天山诗画》的乐曲风格,并以全曲五个部分为立足点,论述了该曲主要的演奏技法。最后,总结《天山诗画》的教学实践,思考扬琴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经验,从而提升扬琴教学的质量,不断推广扬琴音乐文化。
本论文立足个人音乐会,从徐沛东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演唱两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对其声乐作品的创作类别以及创作特征进行梳理与概括,进而论述其作品创作的四个鲜明特色,即:根植土地的民族性、雅俗共赏的传唱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思想精深的启发性。其次,以个人音乐会所演唱的曲目为例,将作品按照风格分类,即:咏家国情、展中华魂的《曙色》、《春来沙家浜》,承民族韵、传时代声的《黄河渔娘》,抒个人感、唱人间情的《声
黎英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的作品涉猎领域广范,声乐作品有套曲《唐诗三首》等,器乐作品有《阳关三叠》《夕阳箫鼓》等。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他研究了民族五声调式,将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和现代的作曲技法相互融合创新,为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选取个人中期音乐会上演唱黎英海的六首声乐作品,首先梳理黎英海声乐作品的创作类别,其次结合个人演唱实践,根据不同作品的特点分别
说唱类声乐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为了将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叙述清楚,说唱音乐以叙事性曲调为主。因此,口头语言、说唱和叙事性是它的三个基本要素。在说唱类声乐作品中,通常采用一人分式多角的演唱方式,既有第三人称的叙事体,也有第一人称的代言体。本文将阐述说唱类声乐作品的特征,并以音乐会两首作品为例,通过它们的演唱风格、人物形象分析以及实践感悟来论述。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借髢髢
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二胡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了多个时期的发展与创新,随着二胡艺术的规范化、系统化与规范化使得作曲家与演奏者们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之上,对二胡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与拓展,出现了大批二胡独奏曲目与高难度的小提琴移植曲目,如以刘天华先生为代表的《病中吟》、《闲居吟》等早期二胡独奏曲目与《引子与回旋》、《无穷动》等具有高难度技巧的小提琴曲目,反映出了这一时代二胡演奏者们对于二胡曲目
艺术歌曲是中国音乐发展历程中的瑰宝,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方式使艺术歌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艺术歌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二十世纪20至40年代的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一朵灌溉着众多前辈音乐家付出无数艰辛探索与才智心血而开出的民族音乐之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丰富的文学内涵。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与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创作内容深刻
“戏剧情境”这一理论最初来自戏剧作品,是戏剧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在戏剧中用来表现作品主题的情节发展和大致情况。戏剧情境同样存在于声乐表演艺术的过程中,声乐演唱同样是一个传递情感、讲述故事的过程,将戏剧情境融入声乐演唱,可以更好的帮助演唱者去表现作品。本文主要依托于美国音乐教育家、导演——威廉.威斯布鲁克斯的经典著述《戏剧情境—如何身临其境的表演与歌唱》,探究戏剧情境的具体内涵;并以莫扎特的音乐会咏
音乐剧是近现代广为流传的一种音乐舞台形式,其舞美、音乐、表演等方面都透露出夸张的表现特点,尤其在人声唱段中采用器乐化思维创作的旋律表现出夸张的戏剧性,为音乐剧的整体效果增添张力。器乐化思维是将器乐曲的创作思维应用于人声作品创作中,使人声作品显现出器乐性特点,与传统的声乐作品表达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传统声乐作品通常以歌唱性为主,而器乐化的作品则可以突破限制。在音乐剧中,器乐化思维的应用可以使各个唱段表
本文以河南坠子书“包公案”为研究对象,分析包公案故事在河南坠子书中的流变、特征以及与戏曲、文学中传统包公故事的不同表现和相互关系。包公故事常被戏剧戏曲改编演唱,本文立足于河南地方戏的基础上,从说唱文学、戏剧戏曲、说书曲艺的角度重新审视包公文学的发展、演变、接受、创新。河南坠子书与河南坠子都是中国曲艺的一种艺术形式即河南坠子,基于曲艺史料和坠子的演出实践,文中对说书、曲艺、坠子大书、坠子唱段、河南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