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情境下社会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结果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的发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虚拟社区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其中,并且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虚拟社区是经由网络媒体,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经验、特长或相似的背景的成员进行交流,分享信息甚至进行交易。虚拟社区中成员间的助人行为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具有道德责任的成员自愿帮助他人,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组织公民行为,这种行为提高了社区的生存能力,保证虚拟社区的价值增值和持续运营。因此关于虚拟社区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留住潜在的客户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基于虚拟社区情境,构建了社会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关系模型,将社会资本从结构、认知和关系维度进行测量,并探究了虚拟社区感知和社区参与动机在该情境下是如何影响社会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本研究采取纸质版和电子版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和搜集,共回收问卷300份。剔除填写不全、明显不符合要求的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8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3%。  本文运用SPSS检验了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虚拟社区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及认知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正向影响作用。虚拟社区感知对虚拟社区情境下认知维度和关系维度社会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社区参与动机越强,虚拟社区社会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正向联系就越强,并且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虚拟社区感知产生的。  本研究从社会认同理论和动机理论视角帮助规范互联网行为以及激励社区成员提高其组织公民行为。互联网中组织公民行为可以通过改善社区环境来强化成员对虚拟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虚拟社区感知,使得成员掌握的社会资本成功转化为自主行为。此外,通过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并且就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建设性地讨论,有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身份认知。对社区成员的发帖或留言进行及时反馈,可以使得成员感知到自己的社区影响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加强社区成员间的交流,进而提高虚拟社区黏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