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献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之一,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献交流是异质文化间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公元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以耶稣会士为主要传播媒介,双方开始了精神层面的交流,西学文献的输入和引进,成为这个时期的一大特色。本文从文献学、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一时期西学文献的传播背景、时序和内容特点及其影响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 本文六万余字,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陈述了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回顾西学文献输入中国的时序特点和内容特点,首先分析了十六至十八世纪中西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当时西方各国经历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洗礼,加上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欧社会已经开始进入近代化的进程;中国仍然处在封建统治之下,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和思想解放的文化氛围。通过对中西方社会和文化差异的比较,认为当时的中西双方,已经有了进行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二节按照历时顺序,把西学文献的引进分为三个时段:从1582年利玛窦入华传教到1644年明朝结束为第一阶段;1644年到1722年雍正继位为第二阶段;1724年(雍正二年)到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为第三阶段。在每个时段,西学及其文献的输入都有各自的特点:在第一阶段,主要是由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的信教者密切合作,翻译著述西学文献,而且西学的引进比较全面;此时西学的引进逐渐由个人的自发状态转化成由政府组织进行。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清朝统治者逐渐成为西学引进的组织者,西学文献的翻译著述范围日益狭窄、单一,西学也脱离了广大的知识分子阶层,失去了群众基础。第三节分析了整个西学文献的内容特点,把西学文献主要分为宗教、神哲学类文献和科学技术类文献。它们既具有普通文献的一般特征,又带有明显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文献的特点,认为宗教文献的内容中存在普遍的附和儒家经典以及反对佛家学说的倾向,这是以利玛窦为主的传教士对当时中国文化理解和试图进行文化融合的结果。科学技术类文献,作为传教士进行传教、归化中国人入教的一种手段,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基督教思想,而且,所介绍的西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