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2015年癌症统计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预计位居恶性肿瘤第五位。早期确诊治疗结直肠癌,五年生存率极高,晚期结直肠癌生存率仅达12%,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预防的干预计划,本研究初步分析了杭州某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群接受电子直乙结肠镜检查的现状及填写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的情况,以此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各种高危因素间的关系以及电子直乙结肠镜的应用效果,为早期筛查结直肠癌和预防治疗提供参考。对象与方法对象: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一年间来杭州市某健康管理中心接受电子直乙结肠镜检查的1289例受检人群,剔除主动弃检及问卷不完整或损坏的共7例受检者,剩余1282例,其中男性受检者827例(64.51%),女性受检者455例(35.49%),年龄范围:22岁~78岁,平均年龄:(47.9±10.3)岁。方法:严格控制电子直乙结肠镜检查的体检医师操作水平和操作流程,配对专业人员辅助受检者填写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表,分别记录受检者的姓名(name)、性别(sex)、年龄(age)、受检日期(date)、身高(cm)、体重(kg)、舒张压(dp)、收缩压(sp)、及生活行为因素等高危因素暴露情况,具体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及喜好、用药史、排便习惯、粪便特征、久坐习惯、临床症状等。应用Excel2010分析整理数据,数据由体检医师及问卷录入人员录入并检测核实。应用SPSS20.0软件描述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研究共选取1282例接受电子直乙结肠镜检查并填写危险因素调查问卷的受检者,其中男性受检者827例(64.51%),女性受检者455例(35.49%),年龄范围:22岁~78岁,平均年龄:(47.9±10.3)岁。≥50岁的受检者594例(46.33%),<50岁的受检者688例(53.67%)。其中,年龄段在50~60岁之间的人最多,有423人,占总人数的32.30%。对数据进行X~2分析,男性受检者的疾病与异常的阳性检出率为25.74%(330/1282);女性受检者为18.17%(233/1282),认为两者以性别分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差异性(X~2=5.81,P=0.02)。在体检人群中,以50岁为年龄分界,<50岁年龄组人群的阳性检出率为23.63%(303/1282);≥50岁年龄组的阳性检出率为20.28%(260/1282)。两者在统计学上不具有明显差异性(X~2=0.01,P=0.92)。视为癌前病变的疾病(直肠新生物、直肠腺瘤、直肠息肉、直肠多发息肉及肛管息肉)检出总例数:男性受检者14例(11.39%,14/1282)女性受检者35例,(35/12822.73%);癌前病变类疾病检出总例数在性别分层上也具有统计学差异(X~2=73.242,P=0.000)。癌前病变类疾病检出总例数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X~2=102.551,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1.702,P=0.011);超重或肥胖患者(OR=1.538,P=0.028);每天饮酒(OR=2.396,P=0.004);吸烟<5支/天(OR=3.096,P=0.003),吸烟5-10支/天(OR=2.784,P=0.017),吸烟>10支/天(OR=3.449,P=0.000);长期使用药物(OR=1.670,P=0.024)。腹部隐痛(OR=2.215,P=0.024);排便水样(OR=22.438,P=0.000)是结直肠癌前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性别、年龄段之间检出结果具有差异性。高血压、超重或肥胖、饮酒、吸烟、服用药物、腹痛、粪便形态这7个因素是结直肠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因此要对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加以重视,对健康人群多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督促这一群体实现每年/次的健康体检。对于人群吸烟、饮酒的干预工作十分重要,健康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拟定干预方案、采取干预措施,对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加大吸烟和饮酒的控制。健康人群在生活中有必要控制血压、减少减肥药及保健品等不必要的药品的使用量。同时对于腹痛及不正常的粪便形态要引起重视,定期体检,预防疾病的发生。认为电子直乙结肠镜在目前的一般人群健康体检中对结直肠癌的筛查工作具有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