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企业国际转移模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wu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纺织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的纺织产业承受着全球经济衰退、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后配额时代发达国家的一轮又一轮的纺织设限和反倾销调查。基于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以鼓励中国纺织企业“走出去”,到具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为了缓解困境和战略的需要,中国纺织企业纷纷施行海外转移战略,海外转移模式的选择是纺织企业国际转移的重要决策之一,决定了我国纺织企业海外转移的成功与否,因此研究中国纺织企业国际转移模式选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中国已成功转移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中国纺织企业海外转移的模式选择问题,为中国纺织企业的国际转移的模式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定性方法回顾和评述了英国、美国、日本和主要亚洲发达国家的纺织产业转移历程,归纳出纺织产业国际转移带来的影响以及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已成为了世界纺织制造中心,具备产业转移的实力,同时也面临着实行产业转移的时机的结论。其次对中国较为知名的已经实施国际转移的纺织企业基本情况的描述和总结,得出中国纺织企业国际转移的模式。结果得知中国纺织企业转移模式以新建和并购为主,因此论文主要研究企业在新建和并购模式之间如何做出抉择。然后通过构建企业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影响中国纺织企业选择新建与并购的相关因素。结果认为企业的技术能力、新建费用和并购费用对企业的模式选择产生影响,企业技术能力越弱,则越偏向于选择并购模式;新建成本越小,企业越会选择新建模式。通过对中国纺织企业1997年到2010年的对外转移的数据建立二项逻辑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企业选择并购模式的概率与企业技术能力成反比,与东道国经济自由度成正比。最后,论文就中国华源集团和江苏华瑞纺织转移案例,对这两个纺织企业国际转移的动因、企业战略与新建和并购转移模式的选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为中国纺织企业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建或并购企业的实践操作提供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通过考察夫妻财产制度的发展来分析夫妻财产制度道德基础的变化,通过对几种夫妻财产制度的分析,总结出夫妻财产制度道德基础变化的依据和社会背景,并对未来之夫妻财
本文基于契约视角,探讨了会计稳健性的几种计量模式,从各契约方的冲突、博弈和力量的均衡,以及影响契约签订和执行的内外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推动稳健性形成的机制,最后分析了稳
对 9Cr18不锈钢轴承零件冷、热加工工艺技术进行了综合讨论分析 ,给出了关键的工艺参数
在考古学史上,美国著名考古学家路易斯·宾福德(Binford,L.R.)无疑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被认为是"新考古学"的开创者。纵观宾福德先生的学术历程,可以发现,贯穿在宾福德学术
研发、改进和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是当今世界节约能源的首要任务。在我国,建筑能耗占能源消耗的很大比重,建筑节能的任务重大。为此,我国不断出台了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法规、技术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地区较多,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自然资源的枯竭等突出问题,已经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稳定。究其根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时尚和健康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开发绿色环保、利于人体健康的纺织新产品是纺织行业近年来的重大课题。真丝纤维具有细而柔软、
淮安清口水利枢纽遗址顺黄坝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遗产点,其沿古黄河南岸而建,使黄河水沿堤坝向东北入淮河尾闾进入东海,远离运河河口,从而保证了漕运的畅通和
对 2 0 t双梁 U型门吊增吨改造至 2 6t后的大车走行电机进行了理论计算及校核 ,提出了改善打滑现象的思路及方法 ,根据计算推荐了增吨改造后的大车走行电机选择方案 ,现场使
采用LS-DYNA3D动力有限元程序,建立某小净距隧道的三维模型。通过刚度等效的方法,分析了既有隧道不同钢拱架布置间距情况下既有隧道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既有隧道钢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