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纺织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的纺织产业承受着全球经济衰退、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后配额时代发达国家的一轮又一轮的纺织设限和反倾销调查。基于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以鼓励中国纺织企业“走出去”,到具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为了缓解困境和战略的需要,中国纺织企业纷纷施行海外转移战略,海外转移模式的选择是纺织企业国际转移的重要决策之一,决定了我国纺织企业海外转移的成功与否,因此研究中国纺织企业国际转移模式选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中国已成功转移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中国纺织企业海外转移的模式选择问题,为中国纺织企业的国际转移的模式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定性方法回顾和评述了英国、美国、日本和主要亚洲发达国家的纺织产业转移历程,归纳出纺织产业国际转移带来的影响以及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已成为了世界纺织制造中心,具备产业转移的实力,同时也面临着实行产业转移的时机的结论。其次对中国较为知名的已经实施国际转移的纺织企业基本情况的描述和总结,得出中国纺织企业国际转移的模式。结果得知中国纺织企业转移模式以新建和并购为主,因此论文主要研究企业在新建和并购模式之间如何做出抉择。然后通过构建企业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影响中国纺织企业选择新建与并购的相关因素。结果认为企业的技术能力、新建费用和并购费用对企业的模式选择产生影响,企业技术能力越弱,则越偏向于选择并购模式;新建成本越小,企业越会选择新建模式。通过对中国纺织企业1997年到2010年的对外转移的数据建立二项逻辑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企业选择并购模式的概率与企业技术能力成反比,与东道国经济自由度成正比。最后,论文就中国华源集团和江苏华瑞纺织转移案例,对这两个纺织企业国际转移的动因、企业战略与新建和并购转移模式的选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为中国纺织企业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建或并购企业的实践操作提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