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再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文学主体性”理论,继而引发了主体性论争的热潮。许多学者参与到了论争当中来,而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仍有学者关注于这个问题。但是在这些研究“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文章和专著当中,大部分都是从“文学主体性”理论自身的角度去关注,也有少部分文章提出了些新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人对“文学主体性”理论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层反思。基于这一点,本文拟对“文学主体性”理论论争过程做一梳理,在对“文学主体性”理论进行梳理和反思的过程中,考察其对我国新时期文论产生的影响,并对我国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发展趋势作出深刻思考。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刘再复提出“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现实背景。迄今为止,对文艺本质的研究有两种主要的模式,客观论模式和主体论模式。“文学主体性”理论属主体论模式。在我国,客观论和主体论模式都发端于五四时期,其中客观论模式一直在我国文论潮流中占据重要地位,不过在五十年代后期和文革时期,受当时苏联“文学反映论”的影响,出现了理论偏差,成为政治舆论工具;而主体论模式受现实环境等因素影响,一直未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学主体性的发展受到遏制。同时,在历次批判运动和文革中,文学丧失了自主性,人性被压抑,人权被践踏,人们渴望恢复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利。这些都为刘再复提出“文学主体性”提供了现实的需求。改革开放后,人性人道主义潮流势不可挡,人们对人性、人的权利和地位进行了深刻思考。从而为刘再复提出“文学主体性”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刘再复提出“文学主体性”理论所依托的理论依据。简单的说,刘再复的主体性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来自西方主体性哲学思想以及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而其发展则延续了文艺学中“人的文学”和“文学是人学”的发展思路,其中包括胡风提出的“主观战斗精神”、巴人提出文学应该有更多的“人情味”、钱谷融提出“文学是人学”等思想。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文学主体性”理论论争的发展过程。自刘再复提出“文学主体性”理论之后,学界的反应有一个明显的阶段性过程。在八十年代末期学者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到了九十年代初对其批评的声音要占多数,而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则由“文学主体性”理论转向主体间性。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意义、局限以及对其做出的深层反思。文学主体性理论对新时期文论发展的促进做出了很大贡献,指出了过去的反映论文艺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它对“人”表现出了高度重视,体现在:对“文学是人学”的肯定与深化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与张扬;它还丰富了文学本质特征理论。但是,“文学主体性”理论还是有其局限性的,这体现在:“文学主体性”的主体脱离了客观实践;其对于文艺本质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而且某些概念属性涵义的表述不够准确。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主体性理论呢?我们要遵循文艺主体自身内在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是从分化走向统一,从二重化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就是表现主体走向理性主体和理性主体走向表现主体的双向逆反运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的把握文艺的本质,处理好文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