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5~9月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对三种不同景观的鸟类群落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为:鸟类群落的的组成与区系分析;不同景观下鸟类群落的水平结构变化;不同景观下鸟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化;不同景观下鸟类群落的生态位变化;鸟类群落与景观异质性的关系;鸟类群落与植被结构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本次调查共录得鸟类44种,隶属8目17科。其中非雀形目鸟类8科15种,占总种数的34.1%,雀形目鸟类9科29种,占总种数的65.9%。在非雀形目鸟类中,隼形目鸟类种数最多,共计2科5种,占总数的11.4%,其次是鸡形目,共计4种,占总数的9.1%。体现了森林草原交错带鸟类群落的组成特点,即由森林鸟类逐渐向草原鸟类过渡。以居留状态统计,夏候鸟(22种,50%)所占比例最高,留鸟(17种,38.6%),旅鸟(4种,9.1%)依序次之,另外还有1种迷鸟(2.3%),其中属于国家Ⅱ级保护鸟类6种,分别是红隼、红脚隼、燕隼、阿穆尔隼、雀鹰、纵纹腹小鸮。鸟类区系组成具有比较浓厚的北方鸟类区系和季风区鸟类区系的特点,古北界种类36种,占总种数的73.3%。广布种9种,占总种数的20%,还有少量东洋种,共3种,占总种数的6.7%。 根据三种不同的景观下鸟类数量统计结果显示,鸟类种类由多到少依次是森林景观>草甸草原景观>森林草甸景观,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是森林景观>草甸草原景观>森林草甸景观,空间异质性是影响鸟类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原因,生境异质性越高,鸟类群落结构越复杂。每种鸟都有其各自适宜的繁殖生境,从而使不同生境中都有其独特的鸟类群落。 三种不同的景观下鸟类群落垂直空间各层次间的相似性系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草甸草原景观>森林草甸景观>森林景观,相似性系数越高,说明各层次间的差异越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不同景观下植被层次的不同。 分别研究三种不同景观下4种相同鸟类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从而分析鸟类群落生态位的变化和对资源的利用情况,4种鸟类在三种不同的景观中生态位的变化趋势是森林景观>草甸草原景观>森林草甸景观,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这4种鸟类对资源的利用随着生境的变化而变化。 三种不同景观的景观异质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森林景观森林景观>草甸草原景观>森林草甸景观,森林景观的异质性程度最高,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也最高,三种不同类型景观异质性的变化趋势与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通过研究三种不同景观下鸟类群落与植被结构的关系,找出影响鸟类群落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