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要跻身于国际上强国的行列,仅仅依靠雄厚的军事和发达的经济还远远不够。现在各国都把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摆在重要的位置。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大政方针,把文化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解释了文化软实力这一全新概念。目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还处于弱势地位,这与日渐增长的硬实力已经不相匹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要两点:改革开放之前的很多年里,我国的经济相当落后,从而导致在文化上的不振。其次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主题,在文化的建设发展上,力度不够。其实,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已经开始探索文化的发展道路。但是探索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诸如文化创新力不高,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不符合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文化现象,新旧时期带来的价值体系的“真空”,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等等。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的逐渐强大决定了中国必须构建文化软实力来应对在国内外遇到的各种问题。基于此,现阶段提出新的文化建设方针变得很重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以及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情况并进行分析科学剖析,挖掘理论依据,才能使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践有章可循。本文重在对文化软实力的探究,首先对文化软实力进行解读,阐述其社会意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进行剖析。其次对当代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情况去分析,并总结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优势。最后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结合国家的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对中国当代文化软实力进行哲学阐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情况,在实践层面上为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