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预测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 法]选取从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开始,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确诊为终末期肾脏病,并首次在本院进行腹膜透析(PD)治疗3个月及以上的患者,追踪随访观察3年,研究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所有透析患者均随访至:转其他医疗中心、血液透析、肾移植、死亡、失访或追踪观察至本研究终止日期。按照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的中位值(血清总胆红素的中位值为5.9mmol/L)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1)LB组:即低血清总胆红素(LSTBIL)组,血清总胆红素≤5.9mmol/L;(2)HB组:即高血清总胆红素组(HSTBIL),血清总胆红素>5.9mmol/L。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透析龄、原发性疾病);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及实验室指标(如: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钙、磷、血白细胞、血红蛋白)。以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各研究因素与血清总胆红素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Kapl an-Meier法分别以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作为临床结局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血清总胆红素与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共有126例成年透析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患者的平均年龄是 52.84±13.50 岁,男性 83 例(65.9%)。透析龄为 25.00(13.00,39.00)个月;42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其中,27例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6例死于脑血管意外,5例死于感染,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3例死于恶性肿瘤。(2)LB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肾小球滤过率低于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B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磷、钙磷乘积、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均高于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与透析龄、肾小球滤过率、钙、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清总胆红素与钙磷乘积、血尿素氮、血肌酐、尿酸、磷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以全因死亡作为临床结局,PD患者中LB组与HB组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8.7%比93.2%、82.6%比87.75%、15.8%比59.9%。以心血管事件死亡作为临床结局,PD患者中LB组与HB组的1 年、2 年、3 年生存率分别为 91.7%比98.2%、87.2%比 92.5%、32.9%比 77.9%。PD患者中LB组患者的生存率均低于H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直接胆红素的中位数2.1mmol/L分为两组:较低DBIL组(LD组)与较高DBIL组(HD组)。以全因死亡作为临床结局,PD患者中LD组与HD组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9.1%比93.0%、81.0%比90.2%、20.1%比56.0%;以心血管事件死亡作为临床结局,PD患者中LD组与HD组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3.4%比96.5%、86.7%比93.6%、38.9%比72.6%。以血清间接胆红素的中位数3.75mmol/L分为两组:较低IBIL组(LI组)与较高IBIL组(HI组),以全因死亡作为临床结局,PD患者中LI组与HI组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4.9%比96.8%、80.4%比89.6%、17.9%比54.7%;以心血管事件死亡作为临床结局,PD患者中LI组与HI组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1.1%比98.3%、88.4%比91.0%、33.7%比72.0%。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中位数分组中LB组、LD组、LI组的患者其生存率均较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充分校正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STBIL是PD患者全因死亡(HR=2.855,95%CI:1.476~5.524,P=0.002)及心血管事件死亡(HR=3.501,95%CI:1.442~8.498,p=0.006)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直接胆红素是PD患者全因死亡(HR=2.776,95%CI:1.229~6.272,P=0.014)及心血管事件死亡(HR=4.408,95%CI:1.491~13.034,P=0.007)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清间接胆红素是PD患者全因死亡(HR=3.232,95%CI:1.347~7.755,P=0.009)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相关性未达到统计学意义(HR=3.566,95%CI:0.982~12.950,P=0.053)[结 论]1.本中心研究发现PD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与血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患者,其肾小球滤过率相对较高,提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患者,其残余肾功能较好。2.在PD患者中,低血清总胆红素组、低血清直接胆红素组、低血清间接胆红素组的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低于高血清总胆红素组、高血清直接胆红素组、高血清间接胆红素组,提示血清胆红素与患者的预后相关,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低的患者预后较差。3.低血清总胆红素、低血清直接胆红素是PD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的降低,PD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增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可能可以作为预测PD患者死亡风险的有价值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