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穴位浅刺及常规针刺对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的治疗效果,比较两者之间的优劣性,探寻治疗本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以临床观察为主,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地点主要在台湾庆安中医诊所。分组时采用的方法是简单随机法,所有符合观察条件的患者都会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按1:1的比例,每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穴位,治疗组运用穴位浅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每位患者都在经前7-10日开始接受治疗,每日1次,至月经干净为止;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然后在3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前、每一个疗程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将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疗效指标(包括痛经症状评估表、MPQ疼痛测量量表、气滞血瘀证侯评分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分析比较,观察两种不同针刺方法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及差异性。收集数据,然后统计分析(SPSS17.0)。结果:1.经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痊愈14例(40.00%),显效9例(25.71%),有效8例(22.86%),无效4例(11.4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痊愈18例(51.43%),显效12例(34.29%),有效3例(8.57%),无效2例(5.71%)。两组治疗方案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但在总有效率及痊愈率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穴位浅刺及常规针刺均能有效地治疗痛经,但穴位浅刺的综合疗效更为明显。2.穴位浅刺及常规针刺在改善患者痛经症状、痛经程度及中医证侯上均有着明显的临床疗效,但在见效速度上,常规针刺稍优于穴位浅刺,穴位浅刺需累积到一定的治疗量后才会迅速出现明显的疗效。3.两组患者在痛经症状积分、MPQ积分及中医证侯积分上,与结束治疗时均无明显的差异,病情无明显的反复,两种治疗方案均有着明显的远期疗效。4.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穴位浅刺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痛苦及恐惧较小,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且穴位浅刺对针刺手法的要求低,容易掌握及操作,值得大力推广结论:穴位浅刺及常规针刺均能有效地治疗痛经,且复发率低,但穴位浅刺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及被接受程度均明显优于常规针刺,且容易掌握及操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