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概述了词典释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力图考察在大多数外向型汉语词典都以《现代汉语词典》(下称《现汉》)为编写蓝本的大环境下,外向型汉语词典的代表作《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下称《学汉语》)的形容词释义是否摆脱了《现汉》的痕迹,是否还有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因此,我们对两者共同的1628个形容词义项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学汉语》形容词释义的不足,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首先,本文交代了研究的缘由、对象和意义,从释义方式、词典对比和释义元语言三个方面回顾了前人已有的研究,叙述了本文的研究依据、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其次,本文描写、统计和分析了两本词典中各1628条形容词义项的释义情况。两本词典释义方式均多样化,主要有三大类:对释式、解述式、综合式,但数量上有差别,《学汉语》分别为19.04%、72.36%、8.60%,《现汉》为35.63%、44.96%、19.41%,经双向表卡方检验两者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再次,本文在概述释义元语言的基础上,介绍了释义元词语的提取过程,并统计和分析了两本词典中形容词释义的释义元词的频次和难度等级两方面的情况,两者均表现出释词总量大、跨度分散、高频词少、低频词多、纲内词偏少、超纲词偏多的特点,在《现汉》中表现更突出,但两者已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最后,本文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学汉语》在释义方式、释义元语言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的例子提出了修改意见。由于两者着眼于个体,易导致释义相似缺乏准确性和区别性,因此本文提出还要从释义准确性和系统性方面着手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