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市政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应用两相耦合技术,以实现高效产乙酸为目的。首先对产氢产酸(A)相工艺参数(pH、种泥浓度、底物浓度)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了最佳产酸条件和最佳产气条件。然后在自控发酵罐中与同型产乙酸(H)相进行耦合发酵,研究了A相pH值和温度的调控对系统乙酸总产量的差异,最终得出能使耦合系统产乙酸最大化工艺参数。全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非耦合状态下研究了不同pH值、接种物VS浓度、底物SCOD浓度对污泥产酸产气效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H值为7.0和9.0时污泥产气和产酸能力各自达到最大,平均产率分别为35.5 mL/L/d和0.54 g/L/d;在种泥VS浓度为8 g/L时污泥产气和产酸能力均达到最大,平均产率分别为25 mL/L/d和0.57 g/L/d;当底物SCOD浓度为30 g/L时污泥发酵产乙酸和总酸的产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0.23 g/g SCOD和0.41 g/g SCOD。(2)、在耦合状态下研究了A相pH值的调控对系统产酸的促进作用。先后调控A相pH值为最佳产气(7.0)和产酸(9.0)条件,运行相同周期后比较两种条件下系统乙酸总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虽然中性pH能提高H相产酸效能,但不足以抵消A相产酸不利带来的损失,pH=7.0和pH=9.0时系统产乙酸总量分别为:35.1 g、47.9 g。调控产氢产酸相pH为9.0能促进污泥发酵产酸以及定向产乙酸。(3)、利用前期优化结果在耦合状态下研究了A相温度调控对系统产酸的促进作用。先后调控A相温度在35℃、45℃和50℃。运行相同周期后比较系统乙酸总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三阶段系统产酸总量分别为:43.9 g、36.7 g、18.4 g,考虑到第二阶段的产物抑制作用,实验确定耦合系统运行的A相最佳温度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