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凋落物在维持土壤肥力、促进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理生态过程之一是养分循环。因此,本研究选择南亚热带海岸沙地5种典型林分作为研究对象,对5种林分(巨尾桉人工林、厚荚相思人工林、湿地松人工林、木麻黄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的凋落物(年凋落物总量、凋落物的组成、养分含量、凋落物归还量等)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对巨尾桉、厚荚相思、湿地松、木麻黄和天然次生林的优势树种潺槁木姜子进行养分转移的动态研究,研究不同林分类型养分含量、利用效率和归还的差异,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养分转移的特点,为海岸沙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技术,以及海岸沙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巨尾桉人工林、厚荚相思人工林、湿地松人工林、木麻黄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的年凋落量分别为8.41 t·hm-2、7.31 t·hm-2、9.41 t·hm-2、10.10t·hm-2、8.86t·hm-2,表现出木麻黄>湿地松>天然次生林>巨尾桉>厚荚相思的规律。在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的组成中,凋落枝占凋落物总量的6.34%-19.83%,叶占凋落物总量的66.84%-76.03%,花占凋落物总量的0.14%-2.20%,果占凋落物总量的0.78%-7.89%,其它占凋落物总量的7.00%-12.13%。不同林分的凋落物量具有明显的月动态变化规律,巨尾桉、厚荚相思、湿地松和木麻黄的凋落物量月动态变化规律均呈单峰型,凋落高峰基本出现在9月。而天然次生林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变化规律表现为双峰型,第一个峰值出现在5月,第二个峰值出现在9月。对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组成及总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后发现,凋落枝和凋落花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凋落叶和总凋落物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不同林分类型各组分养分含量基本上表现为:Ca>N>K>Mg>Na>P。不同林分类型基本上都是凋落叶的养分含量最高,凋落花和凋落果的养分含量最低。5种林分大量元素的年归还量存在差异,表现为木麻黄(5120.27 kg·hm-2)>湿地松(4826.88 kg·hm-2)>巨尾桉(4444.92 kg·hm-2)>天然次生林(4372.58 kg·hm-2)>厚荚相思(4015.01 kg·hm-2)。5种林分中叶组分养分归还量最大,厚荚相思、木麻黄和天然次生林养分归还量第二大的组分是枝,而巨尾桉和湿地松养分归还量第二大的组分是其它。不同林分类型大量元素归还量的月动态变化规律基本表现为单峰型和双峰型,峰值基本都出现在5月和9月。3.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各组分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大致表现为:Fe>Al>Mn>Zn>Cu。不同林分类型基本都是凋落叶和凋落其它组分的养分含量较高,凋落花和凋落果的养分含量较低。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微量元素年总归还量在5522.17-18924.65 g·hm-2,表现为天然次生林>湿地松>木麻黄>巨尾桉>厚荚相思。不同林分类型微量元素的年总归还量表现为:Al>Fe>Mn>Zn>Cu。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不同组分微量元素年归还量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叶>其它>枝>果>花。不同林分类型微量元素归还量月动态变化规律表现为单峰型和双峰型,峰值基本上均出现在5-9月。4.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总量和其凋落物归还量的比值可以得知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在巨尾桉、厚荚相思和湿地松中,对Cu的利用效率最高,木麻黄对Zn的利用效率最高,天然次生林对P的利用效率最高。湿地松对N、Ca、Fe、Mg和Cu的利用效率最高,厚荚相思对Mg、Mn、Al和Zn的利用效率最高,木麻黄对P、K的利用效率最高,天然次生林对Na的利用效率最高。5.不同林分类型鲜枝大量元素养分平均含量大致呈:K>N>Ca>Na>Mg>P。不同林分类型鲜枝大量元素养分含量月动态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基本上呈现的是单峰型和双峰型的规律,且养分元素含量的峰值基本上都出现在5-9月。不同林分类型鲜枝微量元素养分含量大致呈:Fe>Al>Mn>Zn>Cu。不同林分类型鲜枝月动态变化有所区别,所表现出的月动态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不同林分类型鲜叶大量元素养分平均含量大致表现出:N>K>Ca>Na>Mg>P。不同林分类型鲜叶微量元素养分平均含量大致呈现出:Fe>Al>Mn>Zn>Cu。不同林分类型鲜叶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月动态变化规律基本表现为单峰型和双峰型,只有潺槁木姜子鲜叶Fe含量月动态变化规律大致为三峰型。6.对不同林分鲜枝和凋落枝大量元素养分浓度进行比较后发现:凋落枝在凋落时N、P、K和Na元素发生了养分转移。5种林分均表现为凋落枝Ca含量高于鲜枝Ca含量,这表明Ca元素可能没有发生养分转移。在微量元素养分中,巨尾桉凋落枝在凋落时Fe元素发生了正转移。湿地松凋落枝在凋落时Mn和Zn元素发生了正转移。木麻黄、湿地松和潺槁木姜子凋落枝在凋落时Cu元素发生了正转移。5种林分凋落枝在凋落时Al元素均没有发生养分转移。对鲜叶和凋落叶大量元素养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不同林分凋落叶在凋落时N、P和K元素发生了养分转移。5种林分凋落叶在凋落时Na元素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养分转移。对鲜叶和凋落叶微量元素养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不同林分类型凋落叶的Fe、Mn和Al浓度均显著高于鲜叶的浓度(p<0.05),这表明这5种林分凋落叶在凋落时Fe、Mn和A1元素没有发生养分转移。7.5种林分枝养分转移率表现为:K>P>Na>N>Mg>Ca。不同林分类型枝平均养分转移率中,N、P、K、Mg、Na元素基本上都出现正转移,然而在不同林分类型大量元素转移率月动态变化中,Mg、Na元素在一年中的某些月份出现负转移。不同林分类型枝微量元素养分转移率和养分转移率的月动态变化基本上都出现负转移,但在一年中的某些月份也会出现正转移。5种林分叶养分转移率表现为:K>P>N>Na>Mg>Ca。不同林分类型叶平均养分转移率中,N、P、K、Na元素基本上都发生正转移,然而在不同林分类型叶大量元素转移率月动态变化中,Na元素在一年中的某些月份出现了负转移。不同林分类型叶微量元素养分转移率及其月动态变化基本上都出现负转移,但在一年中的某些月份会发生正转移。8.枝、叶N、P、K转移率与鲜枝、凋落枝和鲜叶、凋落叶的养分含量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枝、叶养分转移可能与自身的生理生化过程存在密切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