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硫磁黄铁矿的储锂电化学行为及改性处理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fy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有能量密度大、能量转化效率高及循环寿命长等优势,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并被看作是未来动力电池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但对于动力电池体系而言,锂离子电池目前的性能指标还无法满足其应用要求。造成这一缺陷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嵌入型电极材料自身结构特征所决定的理论容量限制。特别是已商品化的石墨负极由于极低的嵌锂电位(0.020.2V vs Li/Li+),还容易导致电池短路,甚至过充时引发电池爆炸等问题。因此寻求新一代电极材料以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成为了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方向。转换类电极材料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研发热点,主要包括各种过渡金属化合物,一般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充放电过程通过Li+与过渡金属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来实现,因此具有比传统嵌入型电极材料高出几倍的储锂能力。在众多转换类电极材料中,铁硫化物材料显示出最为平稳的充放电电位平台和高的理论容量,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作为其主要天然形式之一的磁黄铁矿,特别是富硫磁黄铁矿(Fe7S8)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对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本文开展了以富硫磁黄铁矿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工作,首次系统分析了Fe7S8材料的电化学行为与储锂特征,阐述了Fe7S8电极的充放电过程机理及其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改性处理方法,有效提高了该类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同类型铁硫化物FeS材料的性能比较,展现出良好的性能优势与应用前景。1.Fe7S8负极材料的充放电过程机理及性能影响因素研究。针对天然磁黄铁矿颗粒粒径大的特点,以未加任何化学修饰的微米级Fe7S8块体材料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无定形态和六方晶型结构的Fe7S8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对比,发现初始形态的有序性对Fe7S8材料的充放电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六方晶型结构的Fe7S8材料表现出更为稳定的性能。其次,通过对Fe7S8材料的充放电行为与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物的表征、分析,推导出其充放电过程机理,结果表明Fe7S8材料中由于S2-的过量,导致Fe7S8材料的首次充放电过程与所报道的FeS材料存在不同,其首次锂化过程中存在两个放电平台,当放电截止电位由0.9V延伸至0.05V时,Fe7S8材料同样可以释放出604.1mAh/g的高可逆容量(理论容量为660mAh/g)。最后,通过对不同充放电条件下的性能比较,分析得出影响Fe7S8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影响Fe7S8材料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由于纳米Fe0颗粒粒径增加导致的催化活性降低,由于锂化产物Li2S的绝缘性导致的电极电导率下降,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以及锂化副产物Li2Sx(2<x<8)在电解液中的溶解等方面。围绕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了有效改进措施,如合理设置充放电电压范围、设置“慢充快放”的充放电制度以及对材料颗粒进行必要的表面包覆处理等。2.碳包覆处理对纳米Fe7S8材料的电化学行为及性能影响研究。利用溶剂热法制备出Fe7S8纳米球形颗粒,再利用有机碳源热裂解的方式对其进行碳包覆处理,重点分析了不同碳包覆量对纳米Fe7S8材料颗粒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碳包覆处理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导率,有效减小电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面积,有利于电极表面SEI膜的稳定,因此避免了不必要的容量损失,提高了Fe7S8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增加碳包覆层厚度有利于提高Fe7S8电极材料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但是过高的碳包覆量则不利于Li+的扩散,容易导致低的可逆容量,特别是当碳含量超过30 wt.%时,充放电行为也会发生明显改变。本文中最佳的碳包覆量为15wt.%,在0.1C电流密度下循环50次后可逆容量依然可达689.5mAh/g,未经碳包覆处理的样品则衰减至181.2mAh/g。3.制备碳包覆的VGCF/Fe7S8复合材料,提高Fe7S8材料的实际应用性。针对Fe7S8材料中S2-过量所导致的锂化后电极电导率下降严重的特点,以导电碳纤维VGCF为载体,通过表面负载Fe7S8材料颗粒的方式,充分利用VGCF电导率高的优势,以提高Fe7S8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表面负载Fe7S8的方式,能更好地发挥VGCF高电导率的优势,有效减小循环过程中锂化产物的累积,提高电极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该复合物电极在5C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能维持在494mAh/g,远高于同等充放电条件下石墨负极的29.9mAh/g和FeS/CNTs材料的213mAh/g,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4.Fe7S8材料能够实现电化学反应可逆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还原过程中生成的纳米Fe0单质具有分解锂化产物的催化活性,但如何提高Fe0的催化活性则未有报道。本研究工作针对天然磁黄铁矿中存在的类质同象现象,首次提出以Co2+、Ni2+取代部分的Fe2+的方式掺杂Fe7S8,并分析了掺杂对Fe7S8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杂样品Fe(7-x)MxS8(M=Co、Ni)表现出优于纯Fe7S8材料的循环性能,x=1时为最佳掺杂量;Co2+、Ni2+的掺杂能够改变Fe7S8材料的晶胞参数和晶核生长活化能,从而影响材料的电学性质,并减小晶粒尺寸;掺杂样品表现出比纯Fe7S8材料更高的充放电过程可逆性,因此推测“Fe-Co”、“Fe-Ni”纳米合金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公格营子矿强含水层下压煤似膏体充填开采为工程背景,确定了充填材料的组成与配比,介绍了巷式充填开采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巷式充填开采覆岩移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巷
中国攀枝花、西昌、承德地区有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其中含有铁、钛、钒及一些其它伴生金属,该资源的综合利用一直是科研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近些年来,"转底炉直接还原-
低压电力电缆是电力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出现故障会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分析低压电缆的故障类型和特征,给出低压电缆故障的处理措施。
随着绿色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固体非能源矿产"三率"评价标准的推行,充填采矿法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盘区机械化连续开采、安全高效、低成本及低贫损是充填采矿技术的核心
丙烯腈厂10万t/a丙酮氰醇装置所使用的干式真空泵因冷却系统堵塞造成控制系统温升过高而停车,通过定期清洗系统、定期检查冷却系统等措施,解决了制约真空泵平稳运行的瓶颈。
目的探讨"间歇、短程、小剂量环磷酰胺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尖锐湿疣患者164例,给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观察该疗法在不同时间点的
传染病学是集预防、治疗、保健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染病学见习教学是传染病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是增加学生对疾病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
分析了西门子公司制造的3A系列开关液压机构漏氮的危害.以该系列开关漏氮判别的电气回路为基础,分析了在运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漏氮判别的电气逻辑回路;借助"打压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患者发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