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作用,成为当今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教育等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也对辅导员角色扮演提出了更高要求。辅导员以往角色扮演已不能很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拓展新的角色领域,并加以合理定位。本文在对国内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献和理论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发放问卷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在职辅导员深入调查,剖析当前辅导员角色定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深层原因,进而提出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角色定位对策。文章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的起源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等。第二部分为文章的第二、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之一。从高校辅导员角色概念入手,结合辅导员角色的嬗变历程和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分析出新时期辅导员应当扮演好的角色,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者与服务者、身心健康发展的疏导者、职业规划和就业的指导者、校园和谐建设的助推者。在辅导员角色合理定位基础上反观现实,结合笔者调查和访谈资料,找出目前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角色担当面临的问题,包括角色定位不清、角色冲突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后,通过问题和现实诉求,分析导致辅导员在工作和发展中角色扮演出现瓶颈的原因,包括影响角色定位的社会、制度和个人等原因。第三部分为文章第四章,是论文主体部分之一,也是论文的结论部分。主要是针对辅导员角色扮演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其中包括以辅导员专业化为方向、目标和标尺,来加强辅导员角色的内外部调适和汲取国外先进办学经验,实现辅导员角色的合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