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视觉传达设计的模糊性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0066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世纪,多元化社会成为人们的共识,各个学科互相交融,在设计上包容度增大,模糊理论被引入数学领域,相继引入其它学科领域,艺术也引入了模糊的概念,形成了模糊艺术论,通过模糊艺术论的启迪,设计类学科开启了探究模糊性的存在与运用的热潮。  “模糊”一词来源于英语词汇“Fuzzy”是指既在质上没有确切的含义,又在量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实际上,“模糊”是客观存在的,是本身潜藏在视觉传达乃至一切设计艺术中的,是被人们无意识的运用着的。本文将模糊艺术论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通过参考已有的文献资料和实例,并加以自己的理解和验证,把视觉传达设计模糊性的特征分为了5大特征,分别是,不确定性、整体性、混沌性、互渗性和多值性。在试论促使视觉传达设计形成和存在模糊性的原因时,也可追溯其源,首先,国内外理论的沿革以及我们从古至今的文化背景就奠定了其形成的根基。其次,当代多元化社会也在呼唤视觉传达设计的延展,具体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思维模式从一值模式到多值模式的变迁以及当代受众需求的变化。这些无一不在支持着,催化着视觉传达模糊性的形成。而本文通过梳理也归纳出视觉传达模糊性设计的形式,又通过其形式推导出视觉传达模糊性设计的手法,其形式分为了三大类,分别为:内涵模糊、形态模糊、界限模糊。推导细化其手法,把内涵模糊分解出两类可达到其效果的手法,一种手法是使设计承载多样的使用方式,另一种方法是设计过程中讲究设计者的“匿名性”使最终设计作品能传达多重文化信息;针对形态模糊这一类形式,细化为设计作品的视知觉的模糊和作品未完成的模糊两种方式,在视知觉模糊里面又推导了更加精确的手段和方法;界限模糊则分为学科的碰撞的方式和多维的交融的方式。以此,试论视觉传达设计的模糊性。  试论视觉传达模糊性设计意在了解其根源与现状,找出资料中的空缺之处以及存在的弊端,希望能够找到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新思维、新手法,能塑造一种新的形象,在自己微薄之力下试求视觉传达设计得到延伸和拓展,让其发展满足当代多元社会背景下大众的需求。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已经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发生了巨大地变化,同时也给我们的服装行业的经营模式以及企业的营销策略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因此,网络营销就应运而生。随着消费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入世的影响,各企业纷纷调整策略,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和增加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实力,如何使企业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并保持持续发展,品牌战略是其中重要手段和方法之
窗是为了室内通风和采光而被赋予在建筑物上的,但是对于商店来说,窗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窗时刻向经过它的路人和消费者传递着一种情愫,并表达出丰富的信息,吸引人们在它面前驻足,促
水彩画与素描、油画同为西画造型体系,在色彩理念与造型体系上与油画基本相同,都是用来研究和表现空间中的物体,然水彩画中意境的营造尤为重要。水彩画意境的表达依托于两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