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循环与碳化对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是当今混凝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干湿循环、碳化和硫酸盐腐蚀均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湿循环会使得混凝土产生膨胀剥落破坏,对其他的化学反应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碳化破坏混凝土的碱性环境,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结构失效;硫酸盐腐蚀是一种化学腐蚀,它的主要产物为钙矾石、石膏,主要是导致混凝土开裂失效。目前,对于混凝土在上述三因素的单个作用下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在双因素及复合因素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方面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进行了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碳化对硫酸盐侵蚀的复合因素下的研究,为混凝土劣化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本次试验分两种情况进行:单一因素——硫酸钠溶液浸泡下混凝土损伤试验;复合因素——干湿循环(湿为浸泡在硫酸钠溶液)和碳化复合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试验。宏观力学性能检测指标以动弹性模量Ed为主,微观试验以硫酸盐侵蚀的产物钙矾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生长过程进行检测观察。本文的宏观试验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硫酸钠溶液常温浸泡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Ed演化规律一般是前期密实增强—平缓—缓慢下降,混凝土试件处在负损伤阶段。干湿循环和和碳化对混凝土盐侵蚀有加速作用,对于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混凝土Ed变化规律一般是早期略有增强,后期下降迅速,试件呈现膨胀剥落,部分表面产生明显裂缝。微观方面,本次试验主要利用K值法定量分析侵蚀产物钙矾石含量的变化,得到结论有:单纯的硫酸钠溶液浸泡下,钙矾石增量遵循浓度越大,水灰比越大,钙矾石含量也越大的规律,在干湿循环和碳化试验中,钙矾石的含量先期下降,后期回升,这说明在前期干湿循环和碳化对钙矾石生长有抑制作用,这跟钙矾石被碳化减少有关,而且碳化会消耗掉盐侵蚀所需的反应物Ca(OH)2及其他水化物,因此前期钙矾石会有所下降,到了后期,随着反应的继续,由于干湿循环和碳化的作用,硫酸盐浓度在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富集,这样使得反应生成的钙矾石开始回升,因此钙矾石量在后期会上升。采用二次抛物线形模式描述混凝土的Er(相对动弹性模量,初始动弹性模量与经过n天后的动弹性模量比值)与试验天数n之间的关系: Er = a+bn+cn2,其中-b表示混凝土损伤初速度,-2c为混凝土损伤加速度。单一因素的硫酸钠溶液浸泡试验,-b小于零,表明试验初期混凝土是一种负损伤,强度在增加,-2c大于零,说明试块是以加速损伤发展的;复合因素试验,-b和-2c都大于零,这表示试块在试验初期就开始产生损伤,且这种损伤是加速发展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混凝土的Er与浸泡溶液浓度k以及浸泡时间n的关系可用函数: Er =θ( k+1)+ρn-ωn2表示,对于复合试验,则可以采取函数:Er =α( k+1)-βn来表示。所得成果可为类似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食品问题在当今十分突出和敏感,作为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食品召回制度显得尤为重要。食品召回制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备,但从我国目前来看,虽然《食品安全
有关外资最惠国待遇适用范围的争议是当今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实践中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其焦点在于最惠国待遇标准能否扩张适用于投资争端解决的程序事项。然而,将最惠国待遇扩
薪酬福利和员工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是员工工作的直接动力。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薪酬福利管理。通过科学的薪酬福利制度,能够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激
B2B模式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模式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模式,因此,值得关注和讨论。本文旨在探讨B2B电子商务中的信用管理问题,结合我国当前情况提出改善B2B
命案的现场勘验中,必须注重对案发现场尸体原始体位及血迹分布的勘验,将尸体原始体位及损伤特征与现场环境条件、现场所遗留的痕迹物证相结合,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研究,再现作
<正> 在刑法理论上,法条竞合是指同一犯罪行为,因法条的错综规定,出现数个法条所规定的构成要件在其内容上的重合或者交叉。法条宽合是关于法条之间关系的理论,所要解决的是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63岁,双下肢麻木1年余,小便困难半年,双下肢乏力1月余。入院前1年,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右下肢感觉异常,麻木,之后左下肢麻木,并由足向上发展,半年前出现小
“以探究为中心”已成为当今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理念之一。探讨“以探究为中心”的含义、内容,分析“以探究为中心
<正>"十二五"期间,宁波保税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宁波国际贸易示范区。通过优化国际贸易发展环境,拓展高端贸易服务领域,构建现代港口经济服务
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于第56条第3款设立了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这对于保障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以及遏制恶意诉讼方面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但与此同时,此项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