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是在运行中表现出明显的单一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特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是: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允许市场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围绕基准汇率上下浮动。尽管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基本上符合中国国情,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实事求是地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汇率形成机制扭曲、汇率缺乏灵活性或弹性、汇率调整缺乏准确依据、较高的维持成本、增加社会交易成本等缺陷。并且,使得2003年来中国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考验。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创下了历史新高,随之而来的贸易摩擦在WTO的框架下又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日美的利益集团通过自己的政府也反复向中国施加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一时间市场对人民增值的预期越来越强,大量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在对人民币汇率失衡的讨论中,本文首先讨论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在现有制度的背景下,规范分析外汇市场各交易主体的微观行为基础,建立外汇需求—供给函数构成我国汇率均衡分析的基础。这里的均衡是指由于纯市场作用的稳定点,即是市场外汇供给与市场外汇需求曲线的交点。引起的只是非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会员头寸的变动,不包含中央银行的头寸变动,因为在中央银行的被动或主动干预下,事后需求和供给是均衡的,但是中央银行的参与不是市场行为。讨论的重点是金融机构会员按规定需要平衡其外汇头寸的各种情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汇率日波动幅度限制引起的失衡是经常的和必然的,这主要源于限制的严格性。中央银行被动干预市场,但由于操作困难,使得汇率水平长期稳定不变,偏离均衡汇率水平。因而,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是自动实现均衡汇率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不管选择的是那种汇率制度,涉及到的方面主要是:放开单日汇率浮动区间、汇率提高(这是任何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