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对人体内部结构成像的技术。与其他医学成像技术相比,它具有许多优点,如无放射线损害、能多方向多参数成像、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等,是医学临床和科研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检测手段。 1946年Bloch和Purcell各自领导的研究小组同时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并为此共同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1972年Lauterbur和Mansfield等人利用此现象获得了二维磁共振图像。随后,Damadian等人在1977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全身磁共振成像装置。在过去的近30年中,磁共振成像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经从实验仪器发展成了普遍应用于临床的常规检查设备。 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成像手段,MRI主要基于对人体中占各种组织70%—90%的水分子的特性进行检测。这些特性可能因疾病或损伤而产生很大的变化,这使MRI成为对疾病或损伤非常敏感的成像技术。现代最先进的磁共振设备不仅可以用来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病变进行成像,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检测活体组织中生化过程甚至观察与研究人的思维过程。 然而,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各种伪影却一直干扰着MR的成像质量,甚至影响到疾病的诊断。这些伪影主要包括:化学位移伪影、卷摺伪影、截断伪影和运动伪影等。虽然随着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伪影已经基本被克服甚至完全矫正,但是由于病人的运动而造成的运动伪影却一直难以克服。这是因为磁共振与其他设备相比成像时间较长,所以易受到病人运动的影响。运动伪影主要表现为图像混乱(blurring)和周期性叠影(ghost)。伪影叠加在图像上就会造成对关键组织细节的遮挡,从而严重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为了消除MR成像过程中由于运动所带来的伪影,很多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起来,MR运动伪影消除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前处理伪影抑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