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阿库乌雾《混血时代》的诗歌意象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阿库乌雾的“混血美学”诗学实践和后现代写作策略。阿库乌雾摆脱了少数民族文学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呈现出来的逃避都市、沉浸乡土的二元对立的流散写作模式,他立足于城市语境,以广阔的世界文学视野,积极持续地实践着少数民族文学的都市空间转型,建构着少数民族文学的都市价值立场和文学审美。《混血时代》由坚定的民族文化转型和重构的使命感出发,以独立的精神姿态和个人化的“第二汉语”书写策略,建构了一个跨城乡二元空间的都市少数民族文学的“第三空间”。对现代性的理性批判和对传统文化的洞察反省构成全书的两个主声部,学者的理性和诗人的感性形成文本富于辩证的双重审美向度,《混血时代》的写作将为未来少数民族文学乃至世界少数族裔文学在全球化时代处理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重构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性价值立场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梳理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书写困局,并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分析单质化的“传统空间”中的自然意象“遗产”怎样通过诗人的重新激活,而对现实生存和历史记忆进行双重投射和观照,从而具备了崭新的现代性审美价值和功能。第三部分从“语言和身体”意象入手,分析诗人少数民族在生存背景由“传统空间”置换为“都市空间”带来的困境的观察和思辨,由此,提出抵御异化、寻求生命本真意识,重建诗意栖居和生命伦理的思考。第四部分,讨论诗人以未来维度的眼光,从全球化和都市化的背景出发,立足城市,洞察民族文化实质,积极建构少数民族文学的都市“第三空间”,寻求共通性、普世性的文化价值和道德。第五部分为结语,在全文的基础上,总结《混血时代》异质性的写作策略和审美追求,指出其中包含的对民族文化和现代性融合的探索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