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S.奈保尔被认为是这一时代最有创造性、最有争议和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与拉什迪、石黑一雄并称为“英国移民文学三雄”。2001年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将文学界的目光聚焦于这位具有复杂民族身份的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的作品曾获得布克奖,毛姆奖等奖项,主要描述了亚洲、非洲、欧洲人的生存状况,展现了后殖民时期第三世界人民的困惑和痛苦。空间问题是奈保尔写作和生存中的重要主题。在空间构建上,《半生》和《魔种》两部小说以地域空间为基础,融合了情感、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将空间完整地呈现出来。在情节设置上,奈保尔运用空间的变换,营造出动态的氛围,为主人公经历不同空间、不同事件创造了可能。本文从空间生产和空间叙事的角度对奈保尔最新小说《半生》和《魔种》进行研究。本论文除引文和结语部分之外,主要由三章组成。引文部分简要叙述了奈保尔的生平和创作情况,国内外对奈保尔的研究现状,本文运用的空间理论和叙事理论,以及研究的问题和意义。第一章讨论了奈保尔小说中的空间生产。首先,本章根据小说中主要角色威利的物理位置,讨论了《半生》和《魔种》的物理空间,即小说中典型的地区和城市。威利的一生辗转于亚洲,非洲,欧洲,从印度的丛林村庄,到非洲的庄园,再到英国的城市街道。其次,讨论了小说人物的心理空间。主人翁威利的不同时期的心理感受,不断地寻求归属感,以及两性之间的不和谐。最后,探讨了《半生》和《魔种》的社会空间,包括威利的写作经历,所参加游击战争以及聚会。威利之所以漂泊无根,从一个地方流浪到另外一个地方,成为一个漂泊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曾找到属于自己的身份,这使他无论身处何地都没有归属感。第二章通过对奈保尔作品的解读,论述了文本中的空间关系,包括对立的空间概念和空间的重现。对立的空间概念主要包括小说中威利想象的空间和真实的空间,互为矛盾的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以及大都市和小村庄的对比。空间的重现指的是小说中威利曾两次抵达印度和伦敦的经历。作品中威利到过一次非洲和德国,到过两次印度和伦敦,从初来乍到的陌生到故地重游的熟悉,即便是两次居住,威利却还像观光客般没有归属感。印度和伦敦的两次重现和对比,揭示了威利存在的“无根”状态。第三章从语言选择,线性时序和叙事视角三个方面探讨了《半生》和《魔种》的文本空间。小说多选用具有象征意义和哲理性的语言,通过不同的意象预知事件的结果,揭示人物的命运。小说采用了从中间开始,在中间结束的叙事时序。通过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叙事视角,结合佐伦提出来的“此在”和“彼在”的视角结构,小说交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揭示了主人公威利的心理变化,让读者以参与者和旁观者两种身份感知和评价威利的生活。结语指出,小说《半生》和《魔种》展现了三种不同的空间: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空间的转移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了“无根人”威利寻求自我身份和归属感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