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路壮剧的兴衰看科技对民间文化的影响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叶以来,高科技术的飞跃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一方面给人类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全球问题。极大的激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在高科技的影响下,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般变化,这自然也给人类的文化带来了较为快速的改变。人类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中创造了文化也创造了科学技术,在文化的孕育和进步中,人类告别了野蛮,走向了文明。所以说科学技术与文化从来就是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的,客观上是一种互动互进的关系。一方面科学技术带来了文化的变迁;同时,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文化生态改变之下我们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逐渐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审美视野中消失了,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民间文化消失得更加快。笔者认为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发展是人类进入工业信息社会后,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思,也是对经济全球负面效应的一种反思,更是对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的抵制。我们现在大力的保护和重建即将失传的民间文化就是人为地为受到经济和科技发展冲击的文化开辟一块生存的空间。那么,我们如何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正确的看待科学文化与非科学文化,两者的相互促进,共同迈向未来,正视科学技术发展给民间文化带来的冲击,更好地利用其对民间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开发与重建,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论文在充分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更加注意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趋势,以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以科学技术给民间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切入点,以广西百色地区南路壮剧的兴衰发展为个案,以小见大,探讨民间文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生存与发展问题。
其他文献
学位
本论文以知识论的理论视角为切入点,阐述后现代主义知识论的基本内容,并借助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论,对后现代主义知识论的理论实质和思维倾向进行总结。全文围绕一个核心线索即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中,“什么是知识,以什么样的态度或思维去看待和建构知识”的问题而展开对后现代主义知识论基本内容的阐述与甄别。后现代主义反对知识与信念、意见的传统区分,在“什么是知识”的问题上,批判将知识理解为观念的表象主义知识论;主张
现代生态伦理学缘起于对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哲学反思,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学对此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产生于他对物质与精神发展平衡被打破的文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联系日益密切。当尼葛洛庞蒂喊出“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着我们的生存”的时候,我们不禁会反思,在数字化信息时代,作为时代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完美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才能发展个性,创造未来活泼美丽的世界。在英语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