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方志目录研究——以省志为中心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ins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志源於史,然较史书又有更加丰富的内容,这与方志的多元性是统一的。  方志中设艺文志或经籍志源自史志目录,起自宋代,这种方志收录图书目录的传统至清代达到极盛。清代省志数量众多,其中有不少省志中收有图书目录。  本文中之方志目录即指经常在方志艺文志或经籍志中出现的图书目录。清代省志书目作为目录学的一支,具备目录书的基本功能。剖析清代省志书目,有助於我们了解清代地方学术的发展脉络。  清代省志书目的研究大致可从两方面着手,即着述研究和分类研究。着述部分的研究包括对清代省志书目的条目、小注、提要、按语等内容的考察;分类研究包括对清代诸省书目的分类及与相关书目分类的比较。当然,清代省志目录并非完美无瑕,在着述及分类上亦存在明歞不足。对於清代省志书目的着述和分类研究,一方面要做到整体把握,全面准确;另一方面又要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具体省志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以实现既对清代省志书目的概况有整体了解,又对某些省志有重点突破。  清代省志书目来源是多样的,在所有来源中以采自历代目录书的条目最多,采自本省方志书目中的条目居次,这种情况在我们的预料之中,这与方志目录的性质、体例及编纂方式密切相关。  将清代方志目录与其它目录比较,既有助於推动方志目录内容和体例的研究,也可从侧面证明其它目录书的价值。清代省志书目作为目录的一支并非单独存在,它与其它目录书有者密切的联系。清代省志书目多来源於历代目录书,省志书目的提要也多引自历代目录书。宋、明、清三代是官修、私修目录发展的黄金时期,由此而产生的官、私目录与清代省志目录亦有联系。因此,本文首先从比较及引用的角度考察了《郡斋读书志》与(雍正)《浙江通志》在分类、着录以及条目引用上的关系;并将《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之分类和着录与(光绪)《畿辅通志》进行了比较,以窥见其异同。其次,重点从引用的角度考察了《经义考》与(道光)《广东通志》书目、《四库总目》与谢启昆《广西通志》书目之间的关系。最後,将晚清四大藏书楼书目与相关省志目录进行比较,以窥探它们在分类、条目、提要等方面的异同,并以列表的形式考察了晚清四大藏书楼部分书目在清代省志书目中分布情况。  方志目录有明歞的地域性,而这有助於我们了解一地学术的发展和整体风貌。故以(光绪)《山西通志·经籍记》中所收晋人经学着述为例,对山西经学的发展作初步考察。山西经学在清代之前就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这与一些地区如湖南等地直到清代经学才发展起来的史实具有歞着区别。自汉至宋,山西经学以“家族经学”为主要形式整体推进,家族学问推动地域学术发展是山西经学的一个显着特征。
其他文献
学位
盛世才借新疆“四一二政变”之机攫取了政权。国民政府曾想借新疆变乱的机会,谋取新疆统治实际控制权,因缺乏必要武力支持而失败。盛世才在苏联的扶植下,巩固了统治地位。苏联扶
本文对东周随葬青铜礼乐器制度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对中原地区不同时期墓葬中随葬器物组合情况的统计,量化分析了东周墓葬随葬青铜礼乐器组合中各器类在不同时期的普遍重要性
经过罗马帝国的衰落、日耳曼人的迁徙、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西欧大陆的封建因素基本集齐了:古典古代的所有制因素,罗马的庇护制因素、隶农制因素、大地产因素,日耳曼人的公社因
对外禁毒是一个多学科、多层面的复杂问题,既可以看成卫生与健康问题,又可以看成是外交问题,还可以看成是外贸问题、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全球问题。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一
本文立足于当前史学界对古希腊研究成果,从思想史的视角对以下各项内容作一些探究:(1)古奥运会仪式、比赛项目;(2)古奥运会兴起的若干因素;(3)荷马史诗对古奥运会的影响;(4)古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