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目前,卵巢癌仍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低于30%。临床上一线治疗卵巢癌的“金标准”是满意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给予紫杉醇+卡铂方案联合化疗,尽管初次化疗反应良好,但绝大多数患者易复发,且复发性卵巢癌大多数容易耐药。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现状十分严峻,探索手术、化疗、放疗之外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卵巢癌的生物靶向治疗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临床应用效果仍不理想,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靶向性差仍是需解决的问题。 细胞穿膜肽(CPPs)联合靶向治疗将为肿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转录反式激活因子(TAT)是一种高效的 CPPs,可携带大分子物质进人细胞并保证其生物活性。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周期调节及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KK6(E)是MKK6的活性突变体,它通过自发的激活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而介导凋亡。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采用全细胞差减法筛选出卵巢癌上皮细胞H08910特异性结合的7个氨基酸短肽SWQIGGN,命名为OSBP。本研究拟将TAT携带小分子靶向肽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MKK6(E),构建肿瘤药物分子靶向杀灭系统,在卵巢癌治疗方面国内外尚未有报道。 目的:本研究拟将TAT与H08910细胞株特异性结合短肽OSBP联合,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MKK6(E),构建TAT-OSBP-MKK6(E)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可溶性融合蛋白,并对其靶向输送特性和体外活性进行研究鉴定,探索一种新型的肿瘤靶向穿膜药物治疗系统,为卵巢癌的有效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方法:采用PGEX-6P-3质粒分别构建TAT-EGFP,OSBP-EGFP,TAT-OSBP-EGFP,TAT-OSBP和TAT-OSBP-MKK6(E)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和GST SefinoseTMResin柱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0,1,5,10umol/L) TAT-EGFP,OSBP-EGFP和TAT-OSBP-EGFP融合蛋白处理H08910细胞2h后的细胞穿膜率,细胞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三种融合蛋白对H08910的输送特性,CCK-8法检测0,1,5,10,15,40,60,80,100umol/L TAT-OSBP-EGFP处理H08910细胞2h后的细胞活性。通过细胞增殖及凋亡实验了解融合蛋白TAT-OSBP-MKK6(E)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 结果: 1.成功的构建TAT-EGFP,OSBP-EGFP,TAT-OSBP-EGFP,TAT-OSBP-MKK6(E)和TAT-OSBP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各自相应的可溶性融合蛋白。 2.与 TAT-EGFP相比,当浓度为10umol/L时,TAT-OSBP-EGFP处理后H08910细胞的穿膜率无明显升高;但当浓度1,5umol/L时,TAT-OSBP-EGFP处理后H08910细胞的穿膜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 TAT-OSBP-EGFP蛋白处理,H08910细胞内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细胞;经TAT-EGFP蛋白处理,H08910细胞内绿色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细胞相似;经OSBP-EGFP蛋白处理,两种细胞内未见明显的绿色荧光。不同浓度TAT-OSBP-EGEP对H08910细胞活性无影响。 3.体外实验中,融合蛋白TAT-OSBP-MKK6(E)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效应,不同的细胞其抑制生长的程度有差别,对HO8910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最大;TAT-OSBP-MKK6(E)可以选择性的介导卵巢癌 HO8910细胞株的凋亡;TAT-OSBP-MKK6(E)、TAT-MKK6(E)均不能介导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的凋亡。 结论: 1.TAT-OSBP-EGFP综合了TAT-EGFP、OSBP-EGFP两组蛋白各自的广泛穿膜和靶向定位的功能特点,具有最佳的优势。 2.细胞毒性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TAT-OSBP-EGFP对H08910细胞活性无影响,表明TAT-OSBP-EGFP是一种较为安全的人卵巢癌H08910细胞株靶向输送载体。 3.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TAT-OSBP-MKK6(E)融合蛋白。体外实验证实,其可以高效的选择性抑制人上皮性卵巢癌 H08910细胞株的增殖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介导其凋亡,同时为其它肿瘤细胞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