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螺旋结构是生物学研究的核心结构,也存在于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喇叭花的缠绕方向,海螺的螺纹等等都呈现螺旋结构,并且绝大多数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DNA也呈现双螺旋结构。受生物体中这些螺旋结构的启发,以及其存在的巨大潜在应用价值,人们通过合理的设计,利用螺旋结构模拟并开发了多种多样的高级结构。例如,脂肪螺旋结构,脂肪-芳香螺旋结构的开发,以及近几年对芳香螺旋结构的研究。基于分子结构的多样化,超分子化学的发展,以及化学表征手段的不断完善,我们逐渐了解了多种螺旋结构的折叠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共价键、动态共价键以及金属配位的超分子作用力挑战新型芳香螺旋聚合物及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共价键实现螺旋聚合物的构建及利用其单双螺旋互变性质调节两种螺旋至适当比例产生白光,以及利用其中空孔洞实现单分子离子通道的构建共价芳香螺旋聚合物由于共价芳香螺旋聚合物合成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共价反应逐一将重复单元连接起来,并且刚性芳环结构的堆积越多,越会限制所形成聚合物的溶解度,所以得到高聚合度的芳香螺旋聚合物仍然是一个挑战。我们利用三联苯二酰肼与二酰氯的衍生物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芳香结构为主链的高分子量螺旋聚合物,并研究其性质。之所以用三联苯作为主链结构,一是因为在引入恶二唑后,恶二唑与三联苯达到能量最稳的状态时,能够形成一个角度,从而使得聚合物逐渐弯曲,形成螺旋结构,二是由于其弯曲后形成的孔洞必须控制在合适的尺寸,为后续工作中构建单分子离子通道以及实现离子选择性打下基础。聚合物溶液中存在单双两种螺旋结构,通过调节浓度和温度,可以控制聚合物体系中两种螺旋至合适的比例,从而得到白光,经多种光谱证明之所以发射白光是因为紫外光照射时,适当比例的单螺旋发射的蓝光和双螺旋发射的黄光混合形成的,这一发现为单一有机白光的发射提供了新的模式。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具有适当长度的芳香螺旋聚合物的中空孔道,成功得到了离子通道。由于芳香螺旋结构十分稳定,能够跨越脂双层,因此对于质子和阳离子具有很高的传输效率。并且,这种单分子螺旋通道的寿命甚至可以与天然蛋白质通道媲美,成功实现了对天然通道的模拟,这也为实现单分子水平的运输奠定了基础。2.基于可逆动态共价键的自发选择性实现螺旋结构的构建及对其手性放大性质的研究和利用空间位阻效应实现对螺旋聚合物构象的绝对控制及利用其孔洞内外环境的差别实现对苯硫酚催化氧化的微环境的构建这部分研究中,同样做了两部分工作。首先,设计了构象最稳态呈C型的构筑基元,利用其本身的弧度和与喹啉分子反应后形成的分子内氢键作用得到螺旋结构。并且当把带有醛基的手性与非手性喹啉衍生物分子与两端带有酰肼的C型分子混合时,利用席夫碱形成的自发选择性得到了手性与非手性寡聚物螺旋结构共存的溶液,通过测定其比例,发现该体系存在手性放大的现象。这类自发手性放大的研究,无疑为未来动态功能材料的发展以及不对称催化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于动态共价键连接的螺旋分子结构的成功实现,我们利用二酰肼和二醛以动态共价键席夫碱连接形成芳香螺旋聚合物。并利用其结构形成顺式构象时存在强烈的空间位阻,设计合成了以反式构象控制的自折叠螺旋聚合物,实现了对构象的绝对控制。并利用其折叠产生的中空管状结构作为微环境,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成功催化了苯硫酚的氧化反应。3.基于超分子聚合物实现高效人工模拟酶的构建鉴于超分子化学的发展,经典的金属-有机自组装体系已成为构建高级结构的理想工具。而且,由于金属配位聚合物结合了有机聚合物的功能以及金属的磁性,电子,光学和催化等性质,将金属配位作用纳入到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部分研究中,我们利用酰胺键连接的金属-有机体系,在己二胺两端连上形成双螺旋结构的单链有机分子,当向体系中加入Cu1+或Zn2+时,己二胺两端的单链分子即可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双螺旋分子连接体,从而得到超分子聚合物。考虑到双螺旋分子两端由Zn2+配位形成,我们将其作为金属水解酶模型,成功实现了对底物PNPA的催化水解。而以双螺旋分子为连接体形成的超分子聚合物金属水解酶模型,由于相邻催化位点空间距离的靠近,使其更加集中,当底物接近时,与其碰撞的几率增加,催化活性大大增强,达到了双螺旋分子连接体催化效率的23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