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约束下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效率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协调发展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要求。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技术设施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全方位、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不仅存在于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而且同一区域的不同省市之间,甚至同一省市地域内都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从“七五”到“十二五”计划,虽然国家在区域发展方面一直强调要努力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并出台了很多政策,但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还是在不断扩大。因此能否解决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是关系到我国能否有效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问题。   为了实现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本文将区域内协调与区域间协调有机结合,在对区域内协调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进行纵深研究。首先通过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建立全面完整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直辖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评价;同时运用DEA方法研究了在环境约束条件下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的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和西部;在环境约束条件下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综合效率普遍低下,其中东部的综合效率最高,中部的综合效率低于西部;外资水平对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效率有积极的影响,而能源消耗、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技术水平却有负面的影响。本文据此提出了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综合效率的若干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市场重股市、轻债市的局面大为改观。但是,与欧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还没有全面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市政债券,在当前应对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国内形势下,全面推出市政债券对提高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状况,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动力及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经济的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同时,其对环境的负
目前,我们能够从世界经济的发展看出来,全球化时代可以给经济带来更加快速的增长,也可以使经济更加迅猛的下跌。自美国2007年8月始发的次贷危机狂卷日本和欧盟等世界最主要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