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文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区域性是指流域存在区域差异和区域分异,综合性是指研究流域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人地关系,帮助我们认识流域生态系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本文基于长期的观测资料和模型模拟,根据设定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方案组合,耦合格局和过程,定量研究了不同阶段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影响,从机理上发现和理解流域水文生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以期为流域水-生态环境-社会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8YFB2100500,No.2018YFB2100603);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16CFA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890822,No.41601406);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No.20180627019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文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区域性是指流域存在区域差异和区域分异,综合性是指研究流域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人地关系,帮助我们认识流域生态系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本文基于长期的观测资料和模型模拟,根据设定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方案组合,耦合格局和过程,定量研究了不同阶段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影响,从机理上发现和理解流域水文生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以期为流域水-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和治理提供科学支持。本研究以长江上游为研究区域,以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Sen’s Slope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等水文统计法对1972—2016年的降雨、气温、径流、输沙量和水位进行了分阶段分析和趋势分析;建立了SWAT模型所需的地形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土壤图数据、气象数据、水文数据数据库等,对SWAT模型按照不同阶段进行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利用验证好的SWAT模拟,通过设定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七种方案组合,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的影响程度、气候变化对水文要素的影响程度以及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文要素的综合影响程度,即“贡献率”,模拟流域内径流地表水文过程并进行时空格局和趋势分析;利用修正的RUSLE模型模拟长江上游流域内土壤侵蚀时空格局和趋势分析;最后通过设定未来四种土地利用情景(FW,PR,MF和GT)和未来三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和RCP8.5),模拟分析了未来不同情景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针对长江上游流域气候时空格局和趋势变化,本文基于Delta的降尺度方法获得长江上游流域长时间序列的年、季、月的降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空间数据集,空间分辨率~1km。采用1992年和2001年时间节点把1972—2016划分为三个阶段,运用Sen’s Slope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等水文统计法方法,以1km×1km分辨率的栅格点状单元作为各气候因子的数据载体和基本的评价分析单元,对长江上游流域的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整体和空间内部差异来掌握长江上游流域气候因子的时空格局和未来趋势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上游流域45年的降水量总体是显著增加,金沙江流域降水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岷沱江流域、屏山—寸滩区间、乌江流域、寸滩—万县区间、万县—宜昌区间等降水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2)长江上游流域春季、夏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显著;秋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显著;冬季降水量变化不显著。长江上游流域降水在年内分配不均匀,春汛、夏汛和秋汛期间的降水量占总年降水量的近七成。3)长江上游流域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空间格局相似。近45年长江上游流域年平均温度值在7.3℃之间变化。长江流域年平均最低温度值为2.2℃;长江流域年平均最高温度值为12.5℃。针对长江上游流域水文要素和土壤侵蚀时空变化,本文利用GIS与RS技术,结合修正的RUSLE模型、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Sen斜率估计法等,空间显式表达了流域径流量、输沙量和水位的年际的变化趋势和年内的分配比例变化,也分析了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变化以及土壤侵蚀强度与地形因子等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上游流域地表径流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显著减少的区域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34%,显著增加的区域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8.7%。流域径流深以每年1.47 mm的速度减少;2)长江上游45年间年输沙模数为2.2亿t·a-1,近45年朱沱站、万县和庙河站输沙模数表现出显著减少(P情景MF>情景GT,增长率分别为50.19%、37.67%、35.89%、8.22%,未来土壤侵蚀量呈增加趋势。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基于Delta降尺度和数据融合方法,构建了时空一致性的长时间序列1km分辨率长江上游关键气候因子数据集;(2)分阶段揭示了长江上游流域气候水文要素的时间序列特征,发现了长江上游降水和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地表径流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土壤侵蚀生态效应呈现下降趋势的时空特征;(3)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和实测数据,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耦合人类活动对长江上游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发现气候变化是水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率在增加;(4)模拟了长江上游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发现四种未来情景下的径流模拟值都有不同程度减少。
其他文献
阐释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以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7 Section B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阅读课为例,探究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提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学习活动应注意的问题。认为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落实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语言、感知文化、深入思维,从而
随着我国"实业兴国"战略的部署,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千篇一律、枯燥冷漠的传统工业基地已难以匹配高科技企业高效环保、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新时期的科技企业产业园作为展示企业文化和竞争力的窗口,对整体的空间营造和单体的建筑设计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南京康尼机电新港厂区的总体方案设计为例,介绍了整体空间规划思路、建筑单体设计策略和环境景观营造方法以探讨新要求下科技产业园空间营造和建筑设计的
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如何提高词汇教学质量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词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之一,能够显著提升词汇教学质量,解决词汇比较零散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快速记忆词汇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基于此,笔者分析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
项目式学习,即以学科的关键概念或能力为载体进行的合作性探索。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项目设计与制作”的过程,推动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深度探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在本文的教学探究中,笔者尝试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内核”,从构建项目任务、推进项目实践、展示项目成果等方面,谈一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以期通过“做项目”这种全新的教学形式,焕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发展学
区块链是大数据时代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数字技术之一。本文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功能和特征,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块链技术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的内在机理,系统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在驱动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方面的作用及国际实践现状。研究认为,区块链技术可有效解决农产品供应链中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农村金融及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等诸多问题,但是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复杂性及区块链技术应用条件的不成熟,区块链技术得到
在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开始应用于英语教学,而基于主题意义的探究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尤其适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指教师将英语单元中的主体进行提炼,并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为同学们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根据特定的主题进行相应的知识探索,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初中英语的课堂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培养综合性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有序推进,高校财务相关工作也越发繁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高校财务工作更加便捷,且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财务服务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基于当前高校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创新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对高校财务服务模式与方法的创新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区块链技术作为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以来,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管理平台建设为案例,通过介绍公司背景和公司在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三类问题,引出航油公司计划采用分步走的建设思路,逐步建立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航油公司财务管理平台有效应对上述问题。其中对平台架构的设计、具体应用场景及预期建成后的
党建与业务工作如何深度融合一直是公共图书馆探索的问题。广州图书馆通过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形成了“1+1>N”模式,即“1=党建,1=业务,N=无限可能”,为公共图书馆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电离层是日-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当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在电离层中传播时,会产生几米到几十米的误差,是制约GNSS用户(尤其单频GNSS用户)高精度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是描述电离层变化特性的关键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