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脆性煤体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特性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a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传统机械截割方法在复杂、难采煤层效率低下一直是我国煤炭生产行业的攻坚难题,随着近年来优质煤层储量大幅缩减,寻求一种对复杂、难采煤层具有强适用性的开采方法成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科学问题。针对大多深部煤层体现出的硬脆性特征,本文基于机械设计和采矿工程学科交叉,综合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硬脆性煤体的本构模型,设计了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的采煤机滚筒改造结构,考虑了截齿冲击次序的时空关系,分析了不同冲击次序下的滚筒运动轨迹及其对硬脆性煤体的预裂特性与破碎特征,揭示了多截齿冲击与截割协同作用下的煤体破碎准则,建立了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性能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了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的现场试验,构建了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理论体系。本文所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根据煤的台阶跌落型应力-应变曲线指出了现有脆度指标的局限性,分析了煤在加载条件下应力峰前、峰后阶段的能量演化规律,得到了硬脆性煤体的脆度计算方法,在所得脆度计算方法上明确了煤体的脆度分级;建立了硬脆性煤体的损伤模型,根据硬脆性煤体的变形阶段特征提出了损伤过渡点概念,指出了硬脆性煤体有效预裂压力范围应介于损伤过渡应力与单轴极限压应力之间;利用EDEM离散元方法模拟了常规煤试件的单轴压缩实验,建立了5种不同剪切模量与黏结键刚度的煤试件模型,分析了离散元本构参数对煤体脆度的影响特性,最终根据煤体脆度与剪切模量、硬度的定量关系建立了硬脆性煤体的离散元本构模型。提出了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滚筒结构,综合考虑截齿的同步、异步冲击运动与滚筒的回转、牵引运动,建立了基于滚筒空间坐标参数方程的运动学模型;以脆度值为0.7,硬度分别为f4、f5、f6的煤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不同截齿冲击时空关系的离散元截割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同一硬度下,同步冲击方式在各硬度下的破煤效率均优于异步冲击的破煤效率,滚筒受力均值与峰值均低于异步冲击,且相对异步冲击更稳定;在同等硬度工况下进行了传统滚筒(无截齿冲击)的破煤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方式在各硬度下的破煤效率相对传统滚筒均有较大提升。以Evans经典破煤岩力学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基于单截齿的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力学模型,以水射流破岩应力波数学模型为参考,建立了冲击截齿破煤的应力波模型,得到了联合截割方式下应力波质点径向位移与径向速度的解析解,分析了截齿冲击作用下的煤体裂隙发育规律,确定了单个截齿冲击作用下的预裂作用范围,并基于离散元方法验证了单个截齿的破煤理论模型;分析了多个截齿冲击下应力波能量传递的空间模型,计算出了应力波在各阶段内的三轴应力分量,基于建立的空间应力波模型揭示了冲击与截割协同作用下的能量传播准则,并以此对同步、异步冲击次序下的预裂效果差异进行了解释。以生产率、截割比能耗及载荷波动系数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性能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选取了牵引速度、滚筒转速、冲击强度、冲击频率做为设计变量,提出了截割力、截割功率、牵引力、牵引功率、截齿冲击强度和截齿冲击频率的约束函数,并以MG500/1180-WD型号采煤机简化模型为研究对象,设定脆度值为0.7,求解得到了不同截割阻抗下的优化结果;以f4、f5、f6硬度为研究对象,对优化参数与原参数的破煤性能进行了对比,综合所有优化目标来看,优化结果能够有效提升滚筒破煤性能。设计了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试验装置,进行了试验装置的空载运行测试,基于不同截齿冲击频率、不同截齿冲击强度分别分析了试验装置的空载运行特性;进行了有无截齿冲击截割的井下破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末煤现象,另综合生产率、截割比能耗与载荷波动系数可判断出,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方式的破煤性能均优于传统截割方式。该论文有图63幅,表35个,参考文献194篇。
其他文献
针对煤矿井下空间高温高湿环境CO超限易导致井下大量人员伤亡问题,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Mn-Sn耐水型消融剂,通过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对其活性影响因素进行微-细-宏观联合表征,通过活性测试实验平台研究了高CO浓度、高温、高湿环境对消融剂性能影响规律,采用红外光谱测试技术揭示了Cu-Mn-Sn耐水型消融剂消融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干燥和潮湿环境对消融剂消融CO过程的影响机制。分析了Cu-Mn-Sn耐水型消
学位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角联分支中煤尘爆炸后火焰温度、压力及气流在管网内的传播及衰减过程,研究了管网沉积煤尘二次爆炸后各参数变化规律及并与一次爆炸进行了对比,研究成果为煤尘爆炸事故危险性分析以及救援决策提供理论支持。首先在20L球内研究了四种煤质煤尘云爆炸最大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得出在同等测试条件下,褐煤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最大;在直线管道中进行了褐煤的爆炸火焰传
学位
电磁污染防治和军事隐身技术对吸波材料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开发兼具反射损耗低和有效吸收频带宽的吸波材料具有重要意义。钴铁氧体作为吸波材料虽然研究较多,但是仍存在许多缺陷,如阻抗匹配差和密度高等。因此,本论文在钴铁氧体制备工艺及其吸波性能强化方面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共沉淀-水热法制备混合型尖晶石结构的纳米钴铁氧体,探究反应原料、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钴铁氧体微观结构及吸波性能的
学位
全断面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即TBM)可以有效地提升煤矿巷道施工效率,保障煤矿正常采掘接替,对实现煤矿巷道掘进智能化、少人化、安全高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煤矿岩巷施工地质条件以及施工要求,在分析不同岩层下刀盘载荷与驱动力以及围岩位移和应力变化的基础上,以节能减耗、降低围岩扰动为目的,展开TBM刀盘转速、推进速度以及支撑系统位置与压力的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研究。采用
学位
煤矿高效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大部分矿井在注水工艺中加入各类表面活性剂来降低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浓度,但其对煤表面润湿效果并不理想。复配表面活性剂相较单一表面活性剂可大幅提升溶液对煤的润湿能力。基于此,为了深入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煤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机理,本文选取了三种不同煤阶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表面活性剂对煤体的微观湿润机理及复配优选研究,采用分子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等手段,揭示了复配表面活性剂对不
学位
期刊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职责在不断地增加,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在"做思共生"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并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以此实现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
期刊
采空区防灭火是煤矿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对于难以直接观察的采空区,指标气体束管监测往往是判断采空区氧化自燃状态的重要依据,但对于指标气体的微观生成与吸附机理的现有研究,并未在宏观的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指标气体的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吸附模拟和煤样升温实验相结合,探索了采空区指标气体的生成与吸附关系,将其与采空区氧浓度分布规律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基于指标气体和氧浓度分布的采空区
学位
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遍应用使得基于位置的服务(如携程、美团、今日头条、Google地图等)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兴趣点推荐(Point of Interest Recommendation)作为基于位置服务的重要支撑技术正成为当前时空数据管理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兴趣点推荐主要依据用户的社交关系和历史签到记录推测用户偏好进而为其推荐感兴趣的地点,按推荐目的不同可分为一般兴趣
学位
科学判识煤矿安全风险演变规律,剖析演变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煤矿安全隐患数据为切入点,实现了煤矿安全隐患的量化评估,构建了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剖析了煤矿安全风险演化流程,挖掘了煤矿安全风险关键隐患,提出了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测方法。引入生命周期理论和Logistic函数,构建煤矿安全隐患演化曲线模型,将隐患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为了4个阶段;建立煤矿安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