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差异,分析其安全性、手术效果及预后,为临床工作中优化手术方案及个性化治疗积累经验。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颅血肿清除组(n=25),微创血肿置管引流组(n=25),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组(n=25)。比较三组手术方式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GCS评分改善情况,计算血肿清除率,记录并发症、再出血情况,用mRS评分评价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 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各项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开颅血肿清除组耗时最长(196.00±32.91min,P<.001);微创置管引流组术中出血最少(58.40 ±18.64ml,P<.001);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组血肿清除率最高(89.11±6.16%,P<.001)。术后颅内感染率开颅组为16%,微创引流组为24%,内镜组为8%(P=.290);术后再出血率开颅组为12%,微创引流组为20%,内镜组为8%(P=.450);术后死亡率开颅组为20%,微创引流组为16%,内镜组为12%(P=.741);术后6个月mRS评分开颅组(4.12 ±1.33分),微创引流组(3.80±1.35分),内镜组(3.56±1.41分,P=.313)。三组手术术后并发症、预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在术后并发症、再出血、预后等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能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病人情况个性化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可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选择对病人最优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