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天才”的奥秘——郭沫若创造力综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对郭沫若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跨学科研究.旨在探索“球形天才”郭沫若多维惊人创造力的奥秘,从而达到对郭沫若这一“复杂的存在”的整体把握.并力图在普遍意义上揭示人的潜能和价值.整篇论文可以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是对郭沫若研究与评价的一个整体考察,同时,阐明该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到第五章是对郭沫若不同领域内的创造力的具体剖解.结语部分是对郭沫若创造衰退现象的批判.论文的主要致力点在于探索创造的奥秘并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学术课题.
其他文献
该文的研究对象是汉语动词的韩语汉字动词,以中韩词典收录的词典为主要研究范围,词典主要包括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和韩国的《民众国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收词严谨,
该论文从五个问题入手,探讨台湾现代派小说的精神世界,考察当代台湾知识分子认同的焦虑与自我建构的艰难.论文分为五章.一、存在主义是盛行于台湾60年代的一种外来文化思潮,
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带来了女性文学的繁荣,但贯穿其中的解放之音却充满了焦虑而非欣悦.该文从现代女性文本入手,力图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去体察此中由女性在新的历史境遇
本文运用叙事学等方法分析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的私人化特征技巧极其接受。取得了一些对于《挪威的森林》中的私人化特征的独到见解。本文首先从具有
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是用非常个性化的表述强调以主体性来凸现启蒙性和革命性,强调以主体的实践来切实完成中国现代文学所承担的启蒙和革命的历史使命.在胡风的理论建设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