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苏州市中、小学生的体格检查、饮食相关行为调查以及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管理者及午餐制作企业员工营养餐可行性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现有健康水平和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了解大家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及对现有学校午餐的满意程度,分析学生贫血、消瘦、超重、肥胖与不良饮食行为及膳食的关系,分析在实施学生营养餐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为苏州市营养餐目标规划、政策制定及组织管理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群整群抽样方法对苏州市中、小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结合苏州市实际情况分别设计调查问卷《苏州市中学生饮食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及学生、家长、班主任、企业及管理者的《营养餐可行性研究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饮食相关行为、营养知识及对实施营养餐的态度等。体格检查:血红蛋白测定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贫血评价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6~14岁小孩的血红蛋白含量分级,以Hb<120g/L判定为贫血;身高和体重的测量依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手册》规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两次取平均值,按照BMI=体重(kg)/[身高(m)]2计算获得体质指数,评价标准:18岁以上消瘦、超重肥胖学生按照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的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进行,18岁以下超重肥胖评价标准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指数值分类标准进行,7~17岁消瘦标准采用百分位数法,以小于标准第五百分位数判断消瘦。结果:1.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29.9%,6岁、7岁是小学生贫血患病率的高发年龄。2.苏州市学生消瘦、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分别为8.7%、6.0%和3.6%,均为小学生最高。3.苏州市中学生排在前三位的健康饮食行为是经常吃早餐、每周喝牛奶及每餐吃蔬菜,不良饮食行为排在前三位的是有偏食行为、爱吃甜点及路边摊。消瘦组学生偏食人数比例较高,肥胖组学生爱吃甜点比例人数较高。4.对现有的学校午餐,学生和家长满意度较低,尤其是学校午餐的口味和品种不能满足学生需求。5.学生、家长、班主任及管理者对于学校实施学生营养餐都表示欢迎,接受度均达到90%以上。6.对于营养餐质量总体要求除安全卫生、营养合理外,主要是品种多、味道好,可以接受的营养餐价格为6~7元,对于营养餐菜谱,选择一大荤一小荤一蔬菜至三蔬菜谱的人数比例最高。7.学校供餐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定达到1级的占大多数,64.9%配备营养师,从事饮食行业4年以上企业占56%。结论:苏州市学生中贫血患病率和肥胖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消瘦与超重肥胖并存,这可能与学生的不良饮食行为率较高,学校午餐的品种和口味等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关,有必要采取针对性营养干预措施。对于实施学生营养餐,学生、家长、班主任的接受度均较高,各调查人群对于实施学生营养餐的意义、以及相关的价格、菜谱、品种和口味、营养宣教等问题认识高度一致,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在拟定苏州市学生营养餐实施方案解决相关问题后,在苏州市实施学生营养餐计划将是可行的,这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苏州市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