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层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bo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壳和牙齿等天然生物材料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通过仿生方法来制备高性能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和研究热点。贝壳由大量无机物及少量蛋白质或糖类有机物组成,其独特力学性质与其珍珠母层的层状微观结构有关,目前国际上已发展了多种不同的技术用来模拟贝壳珍珠母层的微观结构,通过不同的微米和纳米结构组装单元来制备具备较高力学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材料,如何提高有机-无机界面的结合和提高复合材料材料的力学性能一直是一个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中利用纳米层状蒙脱土为无机物,蚕丝和壳聚糖生物大分子为有机物,采用静电层层组装、真空抽滤和高压压制等多种方法制备了系列新型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多种实验表征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无机纳米材料对生物大分子结构以及有机-无机界面相互作用的影响,探索了制备高性能生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有效途径。论文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三部分:   一:丝素蛋白/蒙脱土仿生层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方法成功制备了丝素蛋白/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材料的重量及厚度随层数增加呈直线递增趋势,且在丝素蛋白等电点以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增加趋势更明显。采用真空抽滤方法,首次成功制备了丝素蛋白/蒙脱土层状纳米复合材料。TGA实验显示在丝素蛋白等电点以下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无机物含量为57%,复合材料的质量在同等条件下比等电点以上所制备的材料要多16倍。XRD实验测得蒙脱土层间距是1.89 nm。13C-CP/MAS NMR实验显示复合材料中丝素蛋白构象发生由无规构象向β-折叠的明显转变,拟合结果表明构象转变含量约为34%,同时温度调制热分析(TOPEM)实验显示复合材料中丝素蛋白运动受限,玻璃化转变被抑制。   二:壳聚糖/蒙脱土仿生层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通过模拟层状沉积岩的固化沉积原理,采用真空抽滤结合高压压膜方式首次制备了致密的壳聚糖/蒙脱土层状纳米复合材料。XRD测得蒙脱土层间距为2.10nm,在蒙脱土片层之间形成了两层壳聚糖分子的堆积插层结构。TGA实验表明蒙脱土含量可高达79%。扫描电镜观察到层状结构中的空隙缺陷明显降低,成功获得了高度致密的层状结构。相比仅由真空抽滤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经高压作用后材料的弹性模量及拉伸强度分别提升5.9倍和2.5倍。固体NMR实验表明经过高压作用后,复合材料中聚合物的微观构象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三:利用多种高分辨固体NMR实验技术首次详细研究了pH值对壳聚糖分子微观构象及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在高pH值条件下处理后的壳聚糖分子整体运动性降低,链段整体变得更加刚性,但局部柔性链段的运动性也获得增强。
其他文献
磁性聚合物微球是一种兼具磁性能和聚合物功能性的复合材料,在免疫分析、生物分离、催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这类微球主要是以10nm尺度的Fe3O4或γ-Fe2O3纳米粒子作种子,通过
自1954年Wilkinson合成第一个三茂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以来,稀土化学的发展已将近有60年的历史,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研究最多的就是含环戊二烯配体的修饰,因为含这种配体的稀土金属
小分子多肽类的自组装水凝胶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它们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它们在细胞的三维培养,药物的可控传输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小分子的水凝胶的自组装一般需要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力(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力、疏水作用力、π-π堆积作用、阳离子π吸附作用等)自组装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纳米纤维,纳米棒,纳米球等来包裹水分子,但是形成这样一个三维结构却需要纳米结构之间有较强的或
手性五元氮杂环结构广泛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中,通过不对称催化合成该类化合物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设计了两类不对称催化反应,成功用于构建手性五元氮杂环及吲哚
基于环糊精主客体相互作用制备的超分子水凝胶,因其制备条件温和、凝胶化过程易于调控、可注射等优点,在药物传递、组织工程支架构建和生物传感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而超支化
近年来,随着串联反应的迅猛发展,叔膦促进的串联反应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这主要归因于叔膦具有良好的亲核性、易离去性、亲氧性等独特的化学性质。相关的反应可以分为两大类:
我们通过自由基沉淀聚合制备了单分散的、表面带有少量负电荷的P(NIPAM-AAc)微凝胶。微凝胶通过自组装可以形成高度有序的胶体晶体阵列(colloidal crystal array,CCA),将CCA嵌
在分析复杂样品基质中的痕量目标组分时,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往往是决定分析成功与否的关键。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普遍存在操作繁琐耗时,溶剂消耗量大等缺点,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不
有机体内磷酸化水平是由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共同控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催化磷酸化了的酪氨酸残基进行去磷酸化反应。PTPs的过度表达会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