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变形能力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道路与机场工程系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轮胎充气压力和轴载的提高,车辙问题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 一。本文主要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变形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受个人能力所限,不可 能做到面面俱到,只是企求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取得些许突破。空隙率、级配、沥青用量的确 定方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并且初步探讨了不同荷载形式的划分与试验模拟。 经过试验研究发现,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当空隙率在2.5%~3%时,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深度最小,由此增大或者减小空隙率 都会加深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深度,这是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适用下限。 2)对于同一料源集料,粗集料级配对粗集料空隙率影响不显著,细集料空隙率随着级 配由细变粗趋于增大。 3)矿质颗粒表面沥青膜厚度与细集料空隙率关系最为显著,随着细集料空隙率及粗集 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4)影响密级配混合料高温抗变形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矿质颗粒表面沥青膜厚度; Superpave禁区通过方式与密级配混合料高温抗变形能力无必然联系,没有必要严格限定禁 区通过方式。随着矿质颗粒表面沥青膜厚度的减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增加;确 保合适的沥青膜厚度,是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关键。 5)基于车辙试验与水损试验,从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与抗水损性能出发,给定合理的 沥青用量范围。 关键词:高温抗变形能力 车辙 APA轮辙试验 空隙率 级配粗集料空隙率 细集料空隙率 沥青膜厚度 性能试验
其他文献
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一大公害,我国的交通安全状况更令人担忧,因此改善我国的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危害势在必行。 在人一车一道路环境系统中,人是影响交通事故的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的迅速增长,我国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据有关专家估计,仅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每年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约4000多万吨。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引发
邮轮经济是以港口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港口作为衔接邮轮和旅客的重要纽带和服务中心,其优质的服务可以提升港口吸引力和城市竞争力,吸引邮轮公司到港开辟航线,开辟客源市场。目前
本文对RFID在公共交通智能调度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为公交ITS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行方向。 首先,介绍了现有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基本构成,提出在新形势下发展具有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