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后处理(Myocardial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MIP)对体外循环下行直视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 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9月~2019年2月择期行体外循环下直视心脏手术患者30例(包括二尖瓣置换术14例,房缺修补术10例,室缺修补术4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1例,Ebstien畸形矫治术1例),年龄>16岁,心功能(NYHA)分级II-III级,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于升主动脉开放前进行心肌缺血后处理(开放升主动脉15s,再夹闭升主动脉15s为一个循环,重复三个循环)。对照组:常规开放升主动脉。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开放升主动脉后12h(T2),开放升主动脉后24h(T3),开放升主动脉后48h(T4)4个节点抽取血样,测定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记录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正性肌力药物计分(按公式多巴胺×1+多巴酚丁胺×1+米力农×15+肾上腺素×100去甲肾上腺素×100)。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体重指数、年龄、术前平均动脉压、术前血氧饱和度、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直接、术前心功能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后并行辅助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实验组自动复跳率为93%,对照组自动复跳率为7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射血分数为:64.34±7.23%。左室舒张末期直径为:56.66±7.24mm。对照组术后射血分数为:60.21±6.33%。左室舒张末期直径为:57.33±6.03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正性肌力药物计分:实验组283.53±90.39,对照组426.46±151.57,实验组术后正性肌力药物计分低于对照组(P<0.05)。6.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测定结果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病人血浆NT-proBNP浓度在T1时间点均在正常范围,在T2、T3、T4时刻血浆NT-proBNP浓度均较T1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在T1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T4时间点,实验组病人血浆NT-proBNP浓度比对照组病人血浆CK-MB浓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7.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结果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血浆CK-MB浓度在T1时间点均在正常范围,在T2、T3、T4时间点其浓度均较T1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在T1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浆CK-MB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时间点,实验组病人血浆C K-MB浓度比对照组病人血浆CK-MB浓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T4时间点实验组浓度均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8.血浆肌钙蛋白I(cTnI)测定结果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病人血浆cTnI浓度在T1时间点均为0,在T2、T3、T4时间点其浓度均较T1增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在T1时间点,两组病人长cTnI浓度均为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T4时间点,实验组病人血浆cTnI浓度比对照组病人血浆cTnI浓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降低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血浆NT-proBNP、CK-MB、cTnI水平,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